目前分類:MOVIE (39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WORDS:大亨
《草間彌生之我是女王》這部紀錄片,拍攝手法陽春到無以復加,只要有設備、經過被攝對象同意,相信大家都可以拍的出來,老實講整個架構有點像是在看偶像明星電視特集一樣。不過其實就內容來講,就以我一個完全沒有美術能力的觀眾來說(我...小學時擅長畫忍者龜跟蠟筆小新、到現在我唯二會畫的還是忍者龜跟蠟筆小新),都能多少得到一點啟發,何況是學美術或者跟視覺傳播之類科班的人,這部片更有一看的價值。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WORDS:大亨
《原味人生》是我今年看金馬影展踩到的第一部地雷,去年金馬看了十一部,喜好程度當然不一,但大抵上來說沒有任何一部有覺得「啊被騙了!」的感覺。不過《原味人生》真的讓我滿失望,或許跟期待太高也有關係,因為這部可是今年金馬影展超高買氣的電影之一、加上我心中忍不住會拿它跟同屬跟家庭創傷有關的小品、去年金馬影展的小品傑作《充氣娃娃之戀》來做比較。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ORDS:大亨
《榮耀之役》的時空背景是在西元1893年,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當時印度還是英國的殖民地,一個當年慘逢乾旱的貧窮小村落,竟被要求徵收兩倍的賦稅,驕傲的英國英國軍隊隊長羅素揚言,只要當地民眾能在板球比賽打贏他們,就能三年免繳賦稅,但假使村民輸了,就必須繳交三倍。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的村民原本想妥協,但熱情而勇敢的男主角布凡卻毅然決然地代表全村表明接受這項嚴峻挑戰,他必須凝聚帶領一群完全不懂板球的村人(包括他自己),想辦法在三個月內成為可以打敗英國軍隊的勁旅。而布凡的精神支柱就在於古靈精怪的女友凱莉、以及暗自心儀布凡的隊長妹妹伊莉莎白指導板球規則打法,一場沒有退路的板球比賽,攸關著榮譽與全村存亡…條件已經如此嚴苛了,村裡還有個內賊…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WORDS:大亨
當電影院的燈亮起,我終於知道為什麼2009坎城影展最佳導演頒給布里蘭特曼多薩、金馬影展手冊上介紹會寫著「坎城史上最受爭議的得獎作品」了,據說獎項公佈後不少影評罵聲不絕、但也有大導昆汀塔倫提諾強力背書,盛讚本片著力捕捉真實,不營造刻意的戲劇效果,帶領觀眾身歷其境地目賭、參與一場令人不忍卒睹的謀殺。在我看完電影時,討論聲如氣泡般浮升,有觀眾抱怨著「看到好想睡」、有觀眾興奮地說好看。接下來說說我怎麼想。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WORDS:大亨
2003年的《靈魂的重量》,是由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編劇吉勒莫亞瑞格合作的第二部作品,第一部是《愛情像母狗》、下一部是《火線交錯》)。這部片最特別的地方是不僅僅多線敘事(三組獨立的生活圈最後交織纏繞),剪接編排上還採取了跳接拼貼的方式(時間前後來回)。由於我事前就知道這部片以非線性的手法呈現,所以觀看時聚精會神,但如果事先不知情而不夠集中精神看,或許會看得昏頭轉向也說不定。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ords:大亨
《不能沒有你》是演而優則導的戴立忍的作品,以真實案例作為電影範本,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社會寫實電影。認識戴立忍是從蔡岳勳導演的電視劇《白色巨塔》開始,看戴立忍演戲是種享受,姑且不論感情濃度是否誇張,但無時時刻都有如箭在弦上地張力與鮮明明星魅力。這部成本僅六百多萬的作品,陸續拿下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日本 SKIP CITY 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南非德班國際影展,更要代表台灣角逐奧斯卡外語片拼入圍。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WORDS:大亨
今年台北電影節看了七部片,今天來介紹的是當中我最喜愛的「窒息暴戾」。老實講,原本在翻電影手冊挑片看的時候,《窒息暴戾》一開始沒有列在我自己的片單裡面(預告片剪的蠻不吸引人的),後來跟阿肯討論、又想到自己之前看韓國幾部跟暴力有關的電影都覺得喜歡,最後改變主意去看,一看簡直著迷不已。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WORDS:大亨
今天跟建中去看了《切格瓦拉滿天下》,老實說光以紀錄片來說,我也並不覺得它出色,剪接地節奏感卡卡的、讓電影有些死氣沉沉,配樂也只能算是平凡,但因為探討議題明確,看完頗有感觸倒是真的。它講的可以說是有特殊性格的人或概念,難以迴避地共通下場。人生充滿了有形與無形的高牆,沒有人能夠真正跨越,比方老化、死亡、以及牢靠地資本主義。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WORDS:大亨
2009台北電影節在6/26(~7/12)開跑了,在官方的Blog也可以看的到許多電影相關從業者、影評人的十大推薦片單,我覺得是挺不錯的企畫。這次的台北電影節自己也會去欣賞好幾部電影,我也憑著個人的喜好與一點點的電影直覺/嗅覺來推薦我心目中的推薦十大,給大家做個參考(p.s數字不代表排名)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WORDS:大亨
1994年的《野戀》是法國導演泰西內的自傳性電影。《野戀》榮獲凱薩獎最佳導演、最佳編劇以及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電影的直譯是《野蘆葦》,故事背景在60年代法國普羅旺斯的鄉間學校,法國正處於阿爾及利亞的獨立戰爭的時代氛圍中,三男一女四個年輕人他們卻在探索自己的人生中最原始的情感與欲望。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WORDS:大亨
不知道為什麼,我總是忍不住去看Jack Black演的電影。他的長相不用我多說,矮短肥的冬瓜身型跟大餅臉一點都帥不起來。換個角度想,長相不帥或許也不是什麼致命問題,反正他是個諧星,而且要走得長久的演員,主要還是靠演技實力站穩一席之地。但問題來了,就算以諧星的標準來看,他的演技也很爛,不像台灣觀眾熟知的周星馳或金凱瑞,或許演技好壞與否是主觀的認定,但從他們的電影中,觀眾至少能感受到他們是天生的諧星。而Jack Black就那麼一套演法(最好別抱著他還能擠出什麼新東西的期望…)。剛開始會認識他是看《情人眼裡出西施》認識這個小胖胖,而會讓我喜歡他,是在高中時跟朋友去電影院看了簡直像替他量身訂作《搖滾教室》(2003)、後來也找了他在片尾驚喜秀出靈魂唱腔的《失戀排行榜》(2000)的DVD來看,也從那時候支持他到現在。近幾年大概因為片商看在他累積了一些人氣,所以也不是沒有機會卡進商業大片。比方說像《戀愛沒有假期》、《金剛》, 一部是跟裘德洛、一部是跟阿德列安布洛帝,都擔綱第二男主角,但怪就怪他在這種片的演出都有種邊緣化的感覺,明明是在電影裡面演出還算吃重的角色,但他卻像與電影保持既定距離、給人格格不入印象。我想最大的原因是在於B級片(或者說胡鬧片)才是他的最愛。當中我首推的是與班史提勒合演,劇情敘述兩個好友為了神秘大便消除機撕破臉而大鬥法,白痴到看了會哭笑不得的《賤錢眼開》(2003)。2008年的《王牌自拍秀》(內容描述錄影帶被Jack Black意外消磁,罪魁禍首的他只好與店員好友自行翻拍《獅子王》、《尖峰時刻》、《回到未來》、《機器戰警》等熱門片。)而同樣也是去年上映的《開麥拉驚魂》(雖然眾星雲集、爆破也花不少錢,但還是像變種的B級片啊~)。而今天來介紹的是比《搖滾教室》還要更為貼近他「骨肉」的代表作!?《吉他狂想曲》。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7) 人氣()

WORDS:大亨
這是我第一次看英國導演麥克.李的作品,不過光看這部《折翼天使》,已經充分感受到他處理社會寫實題材游刃有餘的能耐。之前在我的網誌也曾提到過,社會寫實的小說是我挺偏愛的風格,像山崎豐子就是我欣賞的作家之一。但社會寫實其實也跟愛情題材一樣,因為太過於日常性,相對很容易掉入了無新意或矯情的迷思。但《折翼天使》讓我驚艷不已的最大原因,一般社會寫實的小說/電影,往往只需要透視本質的強勁力道就算的上成功的作品,但《折翼天使》還在力道之外加上了美感,交融的結果呈現出撼動人心的戲劇張力。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WORDS:大亨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翻拍電影版,會掀起話題是肯定的,畢竟村上春樹可說是日本代表性的作家之一(近年更成為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加上翻拍的《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樹最富盛名的作品,是日本累計銷售920萬冊的超級狂銷小說。《挪威的森林》自1987年問世以來,想要翻拍的日本導演自然不少,去年八月宣布導演,卻跌破了眾人眼鏡,沒想到最後取得改編/執導權的是越南裔法籍導演陳英雄。可想而知,日本國內難免會出現一些雜音跟不滿的聲音。但不得不佩服陳英雄有打長期抗戰的毅力,據說陳英雄從2004年開始就不斷與村上春樹交涉、努力說服,而向來極保護自己作品的村上,也終於點頭答應,不過他也規定「不可直接照小說中台詞演出,務必經過改編。」村上春樹以前曾經表示過自己幾乎不太讀日本小說(而近幾年村上對日本小說有比以往多一點興趣了),如果從這個角度想,交給非日籍導演操刀,或許就不會那麼驚訝。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6) 人氣()

WORDS:大亨
《門》(The Doors)這部片的導演是美國名導奧立佛.史東,不要被片名誤導,其實這部片主角不是整個樂團,而是聚焦在The Doors主唱Jim Morrison(方基墨飾演)一個人身上。其實這部片在國外,不管是觀眾還是影評的評價似乎都不怎麼樣(IMDB才6.9分)。不過分數當當參考就好,事實上我還挺喜歡這部電影的。東北有三寶,60’s年代有3J(好~冷~),Jimi HendrixJanis Joplin、Jim Morrison。三個名字之所以會並列,除了姓名中有出現J、皆是那年代響噹噹的搖滾大咖之外,最大的原因在於三個人都活不過28歲就過世。Jimi Hendrix、Janis Joplin「雙J」都是我所喜愛的搖滾巨星,CD我都有買,甚至收藏了幾部與Jimi Hendrix有關的DVD、買了Janis Joplin超厚的中譯版傳記《活埋藍調裡》(很值得一讀),但我得老實說我對Jim Morrison與他的The Doors樂團真的不太熟悉,當然經典的歌曲是聽過,約略知道他是有錢人家裡的少爺,但老實說認識就僅止於此了,所以以一個非歌迷的角度來說,我覺得這部電影拍得不壞,140分鐘的時間自然不可能交代得很清楚與深入,但Jim Morrison各個面向都有帶到,以入門的角度來說幫助不小。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WORDS:大亨
雷尼‧克萊曼的《禁忌的遊戲》,榮獲1952年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獅獎、1953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電影藉由一種屬於孩童獨有的純真來映照出成人世界的汙穢與難堪。故事的背景在1940年代,法國籠罩在戰火之下,波蕾的父母在戰爭中雙亡,逃難途中被一戶農家的小男孩發現,由農家收養。事情的源頭只是埋葬波蕾死去的小狗。兩小無猜的兩人,最後卻想到用十字架來裝飾自己的小天地。他們童心的行為與遊戲,卻觸犯了宗教/死者的禁忌…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WORDS:大亨
北野武算是我喜愛的導演之一,導演&演出的作品我也看了不少,以往我對北野武的印象,就是他電影中「只此一家、別無分號」的個人風格暴力美學,並不是全然嚴肅的,帶點冷調的輕佻。不時在自己擔任導演的作品中技癢演出戲份吃重的角色,看得出北野武並不遮掩對自己的自戀。由於他以前當過搞笑藝人,雖然演出時總是面無表情,渾然天成的喜感,讓我每每一看到他出現在鏡頭螢幕裡,就會產生想笑的感覺(除了「血與骨」之外,不過這部他是擔綱男主角、並不是導演)。身為一位國際上有知名度的導演,他也真是夠放的開了,連「怪獸突擊G8高峰會」這種片都演隱藏人物跳出來跟怪獸大戰。但在我看完這部1991年的他身兼編導/剪接的舊作「那年夏天,寧靜的海」之後(還好他沒演...不然我會一直笑),顛覆了我對他的既定印象,北野武不愧是多才多藝的全才型才子啊。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WORDS:大亨
記得大概是在我國高中的時候,曾經看麻辣教師GTO漫畫而內心澎湃不已。不過歲月如梭,現在我的年紀已經比22歲的鬼塚英吉大了快2歲了。漫畫人物永遠不會老去,所以主角總是能夠迴避掉現實上的苦惱,在漫畫裡面鬼塚英吉長相帥氣、幹架強到能一打多,但回歸到現實中一顆子彈就足以讓他倒地。現實與漫畫的最大不同,在於很多的困境並不是光靠著熱血、幹勁、小聰明就能解決的。而這部「稚子驕陽」中的老師當然不是鬼塚英吉,不需要面對叛逆青春期學生、暴走族、想的也不是如何脫離童子雞之身,但擋在他身前的,是最嚴苛殘酷的「現實」。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ORDS:大亨
「賈斯伯荷西之謎」是德國導演荷索在1974年的作品,得到瑞典導演柏格曼美譽:「一生看到的十部最好影片之一!」。概念性與訊息性很強的電影,初看的時候悶極了,但越看越有味道,導演荷索批判與懷疑性格在這部電影中表露無遺。賈斯伯荷西是西元十九世紀一個身世不明的真實人物,他的傳說在歐洲廣為流傳,心理學家爭相研究。1828年賈斯伯荷西某一天突然出現在德國紐倫堡,來歷不明的他宣稱自己一生被囚禁在地牢,從未見過任何人跟風景,到了吃飯時間有人送飯,不知為何突然得到釋放,神秘的他如同一張白紙,引起了眾人的興趣, 並設法將賈斯伯融入所謂”正常人”的社會…原本腦內不存在任何概念的他(連看到火在附近都不會怕),開始變得會寫字講話、會落淚、會恐懼、會受音樂感動…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WORDS:大亨
不管你個人政黨色彩是什麼顏色,台灣在國際上是比較親美的,也就是說一些國際新聞上面,我們接觸到的訊息也是偏向「美國觀點」,這點相信大家都沒有異議。所以911事件,對台灣大部分的人民來說,媒體給予大家的也是「賓拉登真的太邪惡了。」的單一觀點,但我相信,如此認定僅因為我們身處的環境,在某些國家裡頭不少人民或許會出現不同的聲音,我的意思並不是說自殺式瘋狂暴力是正確。但很多事情都是如此,當你瞭解更多的面向,你對於定義善惡這件事本身感到疲憊、甚至是排斥。看完了「計程車司機之死」,最大的啟發就是人們太愛用自己的價值觀,去劃分善與惡。這樣的做法,事實上也未免太小覷了這個世界的複雜程度。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WORDS:大亨
最近一連看了兩部日本導演三谷幸喜的作品,一部是「有頂天大飯店」、另一部是「魔幻時刻」。兩部都有大堆頭的明星助陣,尤其是「有頂天大飯店」,讓我想到了小時候看香港賀歲片,也會找來一堆獨當一面的演員大鍋炒。基本上三谷幸喜的電影就是所謂雅俗共賞的喜劇,很輕易就能夠進入劇情中,看的時候只要放鬆心情投入即可。這兩部電影有個最大的共通的特色在於「場景」的使用,一般來說場景在電影裡頭除了劇情需要之外,也是營造氣氛要素,但對於三谷幸喜來說,場景與空間感更躍升成了他電影裡頭的重頭戲。比方像「有頂天大飯店」,所有的景都在大飯店裡頭,利用大飯店的空間來變造與大顯身手,像鍋爐室、儲藏室、深長的走廊等等。而「魔幻時刻」嚴格說起來場景轉換的不多,但卻是大手筆才完成的,除了建造四星級飯店、連同一整個城鎮,使用五個以上的大製片廠,共計超過三萬九千四百二十七點五立方米的拍攝空間,打造電影物中夜總會、大酒店、碼頭槍戰現場。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