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的《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1968) 常被眾媒體讚譽為影史科幻第一經典,IMDb上也以8.4分名列Top90。我也知道以當時的電影技術能做出《2001太空漫遊》的視覺效果,堪稱震古鑠今,但由於我看到昏昏欲睡、實在很難覺得電影是精采的,一度庫柏力克是我敬謝不敏的電影大師。以致於當我看到日本知名作家伊坂幸太郎《Lush Life》中數度揶揄《2001太空漫遊》很無聊,不由得額手稱慶找到ㄧ個知音。直到去年在金馬影展放映的《鬼店》(The Shining,1980),一部兼具藝術品般精緻挾帶狂亂氣燄的心理驚悚片,才讓我見證到庫柏力克大師的風華絕代,改觀以往的偏見。有趣的是當年《鬼店》推出時爛評如潮,不但曾入圍金酸梅獎最爛導演和最爛女主角,更慘的是奧斯卡獎全摃龜,不要說得獎了,連入圍都掛零。而這次觀影、改編自安東尼.伯吉斯所著小說《發條橘子》(A Clockwork Orange,1971)亦是導演被公認的曠世傑作,目前在IMDb高達8.5分名列Top250中的57名。
- Nov 14 Mon 2011 23:40
[2011金馬影展]《發條橘子》:庫柏力克的超爭議名作
- Nov 13 Sun 2011 02:02
《手札情緣》:衝著雷恩葛斯林而看
好萊塢40歲以下的男星中,個人最看好的莫過於「迪士尼童星」出身、1980年生甫滿31歲的雷恩葛斯林(Ryan Gosling),儘管他稱不上是票房「必勝客」、帥歸帥也不至於俊美到如前輩小生布萊德彼特、強尼戴普、基努李維之流,單以外貌論,在好萊塢或許算不上最頂尖。而他能在過江之鯽的男演員中脫穎而出實屬不易,憑藉嚴謹的自律(居然可以從《藍色情人節》的啤酒肚中年佬樣練回《熟男型不型》六塊肌花花大少)、更要歸功於有一雙精挑劇本寧缺勿濫的「鬼眼」。由尼克凱薩維茲(Nick Cassavetes)執導的《手札情緣》(The Notebook,2004)是不是雷恩葛斯林出道迄今最好的作品見仁見智,但全美突破八千萬美金票房,毋寧是他商業上最成功的電影之一。
- Nov 11 Fri 2011 19:03
[2011金馬影展]《人間師格》:當不夠孩子、就被迫長大的大人
- Nov 10 Thu 2011 15:25
《春光乍洩》:王家衛奠定大師地位之作
王家衛澤東電影公司的合夥人,是拍過不少商業賣座片的導演劉鎮偉,他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作品該當是周星馳的《大話西遊》(東西遊記)系列。劉鎮偉說很多人不能理解為什麼分明作品風格與取向天差地別,兩人於公於私怎能成為事業上的夥伴與私底下的莫逆,劉鎮偉既像是詭辯、又頭頭是道的直言:「我們兩個理當很合得來、是最佳拍檔,你知道的吧?我們一個負責拿獎、一個拿獎金呀!」,由於王家衛的電影在香港賣座向來不優,迄今也僅有處子作《旺角卡門》在港票房賣破千萬港幣。拿獎金的劉鎮偉撐起澤東公司的營運,事實上《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的成因即是由於王家衛拍攝《東邪西毒》,不但預算超支並遠遠超出預定製作時間,在出資人施加的壓力下(歐陽鋒在風沙中的劇情,幾個月後出資者來盯場,還是在演那一齣),由原班人馬參與拍攝,分成日夜同時進行拍攝、王家衛亦出馬監製。《東邪西毒》整部片纏綿而嚴肅、《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則全然的胡搞瞎搞地戲謔,據傳演員當時演到快要精神分裂起笑。至於劉鎮偉口中拿獎的那一位,自然便是替自家公司與香港電影揚眉吐氣的王家衛。王家衛1997年的《春光乍洩》(Happy Together,1997),找來他的繆思梁朝偉搭檔張國榮,憑藉本片摘下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一舉奠定其大師地位,打開其國際知名度。
- Nov 09 Wed 2011 01:57
《遊子》:催淚指數百分百
捷克導演揚•斯維拉克(Jan Sverák)的《遊子》(Kolja,1996)眾望所歸的榮獲1996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主要演員就是一老一小兩演員撐場,老的Zdenek Sverák 有精湛、令人目不轉睛的演技、小的Andrei Chalimon 則是洋溢著渾然天成的戲感,《遊子》揉合大時代的政經情勢老百姓如滄海一粟地無力感、將被拍到爛的的老少配題材處理的絲絲入扣,將童真小孩日漸滋長的孺慕之情、老頑童變身好繼父的心路歷程絲絲縷縷地編織刻劃,不但有別開生面的驚艷之感,具體而微地烘托出敏銳感性氛圍,更令我從頭到尾分外目不轉睛、心弦為之震動。
- Nov 08 Tue 2011 00:51
《搖滾新樂團》:原汁原味少年漫畫式呈現樂團熱血
《搖滾新樂團》(Beck,2011)是HAROLD作石以搖滾樂題材的少年漫畫作品,全34卷、締造1500萬冊的佳績、也被改編成動畫版。雖然看電影前,對漫畫只聞其名、未曾看過,但畢竟自己曾玩過近三年樂團、對樂團相關的電影題材向來是興致盎然。恕我直言,當我在觀影前知道導演是堤幸彥,著實很難抱持信心。堤幸彥改彥編經典驚悚青年漫畫《二十世紀少年》三部曲令我大失所望,原著的驚悚感全然消散,可以說淪為徹頭徹尾的荒誕劇。姑且不論大特寫與演員的誇張式演繹合宜與否,光從選角就大有問題,怎麼會離奇到找唐澤壽明來演鬍子滿臉的頹廢男主角咧,不用看、光用想的就教人絞冷筍、無言以對(日劇《白色巨塔》的冷酷醫生比較適合他啦!),即便還是硬著頭皮把三部曲看完,但對於看過全套《二十世紀少年》的我而言,改編成績可謂一蹋糊塗。以至於揣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看著《搖滾新樂團》,正所謂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扯褲頭!?),所幸這次堤幸彥交出超乎預期的成績單(不然恐怕他會被冠上改編苦手的臭名啦!)。
- Nov 06 Sun 2011 05:40
[2011金馬影展]《星空》︰林書宇果然厲害
幾米的繪本我看過好幾本(包括自傳也看了),辨識度極高的畫風、帶有童真而又懸宕成長哀愁的感性奇幻故事,小孩喜歡、大人也能從中有所體悟。《九降風》的導演林書宇的《星空》在上映前、就令我引頸期盼,理由有二,其一是導演林書宇無疑是台灣備受期待的新銳導演中的翹楚、其二是他究竟要如何將故事篇幅略顯單薄的繪本,轉換打造成一部100分鍾電影長片的規格、台灣少見的帶有奇幻色彩的片型。
- Nov 04 Fri 2011 19:23
《美國X檔案》:艾德華諾頓昔日的登峰造極之作
對照起近年艾德華諾頓(Edward Norton)不甚靈光的挑戲眼光(真的很難想像他會接演《無敵浩克》這種片都接了),畢竟人家影帝尼可拉斯凱吉亂接片,還事出有因,是因為手頭吃緊嘛、搞到連什麼古堡莊園都轉賣(雖然不知道他的錢是花到哪裡去了啦!)。尤其在看到《美國X檔案》(American History X,1998)中,當年不滿30歲的艾德華諾頓意氣風發、不可一世的表現,不但入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被視作好萊塢年輕演員中的天之驕子,除了翌年的《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1999),在跨過千禧年的11年間,遲遲未接演到真正擲地有聲的作品、充滿挑戰性的角色,怎能不教人不勝唏噓與為之悵然啊!
- Nov 03 Thu 2011 12:05
《悄悄告訴她》:如果說,有一種罪的名字叫孤獨
西班牙國寶級導演阿莫多瓦(Pedro Almodóvar)自編自導的《悄悄告訴她》(Talk to Her,2002),榮獲2002年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以及2003年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競逐電影有張藝謀的武俠大片《英雄》)等多項大獎肯定。具有暗示性與訊息的色彩美學、濃濃異國風情的音樂、恰如其分的演員演出;最重要的是,有無懈可擊的劇本。阿莫多瓦別具心裁地將「孤獨」包裝成一個宛若推理小說般的謎團,抽絲剝繭地去拆解。電影有補敘、倒敘,但在導演細膩地梳理下不顯凌亂、娓娓道來一個足以令觀眾瞠目結舌、撼動人心的哀傷故事。
- Nov 03 Thu 2011 01:21
[2011金馬影展]《幸福雙贏》:亦莊亦諧的清新小品
《幸福雙贏》(Win Win,2011)是導演湯姆麥卡錫(Thomas McCarthy)繼備受好評的《下一站,幸福》、《幸福來訪時》後,所執導的第三電影情長片。他不只是個專職的導演,而是能編、能導、能演,像是三部執導的電影均身兼劇本,用棒球的術語來說就是一個三拍子,可謂才華洋溢。
劇情描述(此段轉載金馬影展官網):麥可是位生意蕭條的開業律師,為了養家活口,他一面充當高中摔角教練,一面把腦筋動到患有阿茲海默症的獨居老人里歐身上,想藉由成為他的監護人多撈些油水。就在一切看似遂行己意之際,里歐素未謀面的孫子凱爾卻突然投靠上門,連他那難纏的媽媽也隨後殺出,但沒想到凱爾的摔角天份,讓麥可有了人生新目標。
- Nov 01 Tue 2011 00:46
《飛躍杜鵑窩》:難以禁錮的自由靈魂
捷克導演Milos Forman的《飛躍杜鵑窩》(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1975) 是根據Ken Kesey 1962年的小說改編而成。曾獲1975年第4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傑克尼柯遜)、最佳女主角(麥露易絲佛萊雪),最佳導演(米羅斯佛曼)和最佳改編劇本五項大獎。目前在IMDB分數高達8.8分,高居影史第八位。
- Oct 30 Sun 2011 21:56
《相剋之森》:狩獵文化v.s保育團體
- Oct 25 Tue 2011 20:24
《俘虜》:深深影響北野武日後執導風格之作
1983年,日本名導大島渚第一部英語發音、改編自英國作家勞倫斯•凡•德•普司特(Laurens Van Der Post)的小說《種子與播種者》(The Seed And the Sower)的電影《俘虜》(Merry X'Mas Mr. Lawrence,1983),不但榮獲坎城影展的評審團大賞,更一舉將飾演英國浪漫主義軍人大衛.鮑伊(David Bowie)、飾演跋扈營長坂本龍一、飾演性格陰晴不定的中士北野武的演藝生崖帶上高峰。從IMDB上7.1只能算是中上的評價與北美兩百多萬的票房難以看出什麼端倪,但我認為《俘虜》的核心精神美學,奠定北野武日後執導的作品(櫻花精神、揣懷悲痛回憶或現有負累的悲劇英雄主角設定、久石讓音階層次漸進烘托感傷氛圍的電影編曲導向)、光從這點來看,《俘虜》便已然不容錯過。
- Oct 22 Sat 2011 19:12
《熟男型不型》:計算精準的三幕劇
葛倫費卡拉和約翰瑞卡(Glenn Ficarra, John Requa)連袂執導的《熟男型不型》(Crazy, Stupid, Love.,2011)在全美賣破八千萬美金,無論票房與口碑均相當不俗。一字排開的堅強演員陣容堪稱星光熠熠,由人氣喜劇紅星Steve Carell、被視為天王小生接班人的Ryan Gosling、硬底子影后Julianne Moore,就連一干綠葉也個個大有來頭:Emma Stone 、Marisa Tomei、Kevin Bacon等等。
- Oct 21 Fri 2011 20:42
《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樹的經典愛情小說就這麼被毀了
法籍越南裔導演陳英雄改編的《挪威的森林》(Norwegian Wood,2010),入圍競逐第6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最高殊榮金獅獎。然而看在多年村上春樹迷、讀過村上每一本中譯本的我眼裡,簡直近乎一場災難。參考維基百科的資料:「根據目前的拍攝現場報導,得知導演對細節的要求一絲不苟,包括對演員頭部的細微高度,或是燈光所拍攝的光度與距離等也有強烈標準。此外為重現1969年的生活面貌,除了任何會出現在鏡頭前的物品雖與該年代的物品相符外,連不在拍攝範圍內的物品也放置了當時型號的物品。」。單從上述這段節錄,便足以陳英雄看出在技術面上與美術道具的執行完備、戰戰兢兢地追求盡善盡美。縱使理解導演剝除學運的時代色彩、讓小說中突梯滑稽的活躍配角「突擊隊」形如人間蒸發、淡化玲子的病態感,劇本大幅刪減小說篇幅、全然聚焦在渡邊徹、直子、小林綠三位主要角色上,是就篇幅考量的不得不為,但若要我直言不諱地說,好好一部村上春樹最為廣為人知的經典小說,就這麼被拍「壞掉了」。
- Oct 21 Fri 2011 04:45
《恐怖分子的洋傘》:日本推理史上唯一同獲亂步獎、直木獎的作品
1995年在日本出版的《恐怖分子的洋傘》,是日本推理小說史上為書迷津津樂道的傳奇。何以見得?它是日本推理史上唯一同獲亂步獎、直木獎的作品,前無古人、後也未必有來者!衝著這點早早被列入個人必讀的書單之中。
- Oct 05 Wed 2011 14:08
《凶暴之男》:北野武最淋漓盡致的黑幫出道作
北野武,以相聲演員的身分出道,受到歡迎。他還在電視和廣播中出演搞笑節目、短劇和猜謎活動,參加電影和電視劇的拍攝,就連廣告片也能看到他的身分。1983年,北野武在大島渚作品《戰場上的快樂聖誕》飾演二次大戰時日軍戰俘營的軍官,獲得了關注與得到莫大的迴響。1989,一個全新契機產生了。一個已定案的電影企劃案,本來敲定日本已故的代表性導演深作欣二執導,不知何故,深作欣二打退堂鼓,早先接下男主角的北野武,在演藝方面累積一定經驗與名望的他,水到渠成地接下導筒。於是乎《凶暴之男》(Violent Cop,1989)以石破天驚之勢誕生了,相信日本業界、評論家、影視支持者都料想的到北野武有實力不足為奇,卻萬萬設想不到已耕耘許久的北野武,初執導筒絲毫不見生澀,初試啼聲便大鳴大放、技驚四座,一舉奠定他獨樹一格的極致暴力美學風格。
- Oct 04 Tue 2011 17:26
《雙面北野武》:北野武內心的鏡像投射
倘若以一部劇情電影來講,我對《雙面北野武》(Takeshis' ,2005)的評價著實不高,但如果換個角度,從導演北野武的創作脈絡上來看,《雙面北野武》還是有其不可或缺的價值所在、亦不盡然是部失敗的作品。這部2005年的自編自導自演之作,是接續在評價不俗、在日本締造30億票房的《盲劍俠》(Zatoichi,2004),睽違近三年後所推出的作品,他的壓力之大不言可喻。可以看他所遭逢的創作瓶頸、靈感停滯、高處不勝寒的精神與心理狀態,這部電影可視作他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儼然是2007年自我顛覆與辯證的創作總整理之《導演萬歲》的前戲(果然在之後的作品《阿基里斯與龜》、《極惡非道》中又見到他破繭而出),也就是說《雙面北野武》便足以窺見他2003~2007年的時間陷入空前嚴重的創作焦慮,是如同鏡像般的作品。
- Oct 04 Tue 2011 12:18
《勇敢第一名》:躁動的青春與墜落地夢想
日本知名導演北野武的《キッズ・リターン》(Kids Return,1996),1998年台灣金馬影展放映的譯名為《恣在年少》,2000年在台灣院線放映時譯名則被改為《勇敢第一名》。(實在是很糟糕的一個譯名)。作為北野武摩托車車禍後所執導的一部電影,雖說我算是北野武的影迷,憑良心講,《勇敢第一名》著實稱不上出色。
- Sep 29 Thu 2011 15:24
《一首Punk歌救地球》:所謂的牽一髮而動全身
多線敘事向來是日本小說家伊坂幸太郎的拿手好戲,環環相扣的情節設計、酣暢淋漓的文字風格總是能教讀者大呼過癮。而《一首Punk歌救地球》(Fish Story,2009)改編至其小說《Fish story》,想當初在閱讀這篇「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短篇小說時,就曾暗自沉吟:「這故事改編成電影包準有看頭!」,果不其然被導演中村義洋看上,伊坂幸太郎更親自下海參與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