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身兼此片編劇的導演Danis Tanovic的《三不管地帶》(No Man's Land,2001)榮獲2002金球獎最佳外語片、還以黑馬之姿擊敗當年呼聲極高的《艾蜜莉的異想世界》,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劇情簡介:尼奇(波士尼亞人)與尼諾(塞爾維亞人)兩個主角,相遇在1993年波士尼亞與塞爾維亞戰爭中的兩軍封鎖線間……,宛如三不管地帶的壕溝裡。他們彼此雖沒有不共戴天之仇,卻因為國家的對戰造成彼此互相猜忌與敵視。個性較慌張的尼諾,因擔心被射殺而不敢逃出壕溝;而大多數時間處於主導位置的尼奇,則因同伴躺在跳雷上、礙於戰友情義而無法離開。即便舉著白旗大肆揮舞、試圖向自己人求救,偏偏他們在兩邊陣營都是無名小卒,沒什麼人認識他們、也無人營救!這時候劇情出現轉機,一名身處聯合國維和部隊、極具正義感與人道精神的中士出現了…
在電影剛開始的時候,會以為這是一部圍繞分屬兩方陣營的天兵活寶,從初始的互相敵視到最後相濡以沫,即便有猜到是以悲劇收尾,大抵上算是小成本的黑色喜劇戰爭片。然而我僅猜對了一半,以戰爭片類型來說,誠然電影的成本與場面極盡精簡,但隨著「聯合國維安小組」的涉入,讓我馬上得知導演的旺盛雄心,這絕非能等閒視之的惡搞小品。
有段對於國家和個人的關係的文字,從我成年以來便感同身受。英國「諾貝爾文學獎無冕王作家格雷安‧葛林(Graham Greene)在《哈瓦那特派員》書中,透過哈瓦那賣吸塵器的小商人吳模德講的:「我不會為我的國家殺人。我不會為資本主義、共產主義、社會民主國家、福利國家而殺人。我會因為卡特殺了某某人而殺掉卡特。為了家庭的恩怨殺人,比為了愛國或喜愛哪種經濟體制殺人理由更充分。我愛,我恨,都是我個人的事。」
有道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三不管地帶》的兩個士兵卻是彼此拿槍牽制逼問對方「你倒說說,到底是誰發動的戰爭?」的幼稚舉止,一點也不像是作戰、反倒像是兩個長不大的大人、在玩生存遊戲式的角色扮演。
在國家的系統裡面,握有較高權力的就能夠一手翻雲、一手覆雨。聯合國維安小組的上校一開始根本懶得有所行動,而是在辦公室與性感秘書下棋;新聞女記者看似懷抱將真相傳遞給觀眾的使命,事實上也是基於新聞台高層給予的壓力與鼓勵,在腎上腺素狂飆之下深入最前線採訪第一手消息。聯合國維安小組的上尉本來陪同中士來到戰壕,卻聽命上校的命令、而對中士睜眼說瞎話:「躺在跳雷上的士兵已經安全處理好了。」。每個人都在鞏固自我的私利、以免自己的立場岌岌可危。
女記者:「你們不是保持中立嗎?」
「面對屠殺永遠無法保持中立,中立永遠幫不了戰爭中的任何一方。」
這是中士在攝影機關機時,對女記者說出發自肺腑的話。可悲的是,縱然他有良知與同理心,但要讓良知與同理心發揮正面的力量,前提是:身邊至少要有半數以上的人也要具備未被泯滅的良知與同理心。倘若情況並非如此,他的所作所為只會讓自己成為被排擠的異類、被隔絕在決策核心之外。
於是乎,本來我以為的黑色喜劇小品徹底變了模樣、與最初想像的面貌有如天壤之別。最後一幕,鏡頭從各個角度俯拍著仍舊躺在跳雷上、被遺棄的可憐士兵,搭配著陰森的歌曲,儘管電影裡沒有任何血肉橫飛的殘虐場面,無動於衷的人心著實教我不寒而慄、思索省思戰爭與人性的可怖。
《三不管地帶》:★★★☆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