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的小說其中一項特質叫「父親的缺位」,小說的主角往往沒有一個篤實、值得信任的父親角色,在台北電影節選片《漂流社群》裡,一個父親尋找13歲、7年沒見的女兒瑪塔,父親早已另有對象,因女兒的失蹤而負疚,心急如焚地扮演起這早已生疏的角色,但形勢逆轉,女兒無影亦無蹤,只能在學校以及生活圈找尋蛛絲馬跡。
女兒加入青少年組織「飛鼠會」、社群網站有兩千多個朋友,電影裡的青少年在現實與網路彼此相濡以沫,建立他們屬於自己的小宇宙,16歲以下的新型態移民究竟所為何來?
小孩依附著大人,卻對大人會築起心的堤防:「變老,不只會變醜,心也會跟著變醜哦。」(更偏鋒的說法我有聽過,已經忘了是從電影、小說看到抑或是日常聽到的:「30歲以上的大人不值得信任。」);大人則對小孩的天真嗤之以鼻:「我經歷過你所經歷的,該對我的所有指引言聽計從、照單全收。」(或是像電影裡的台詞:「你們把生命過得好像取之不盡似的。」);但小孩不知道,總有一天自己何嘗不會成為他們昔日眼中可怖的大人,大人則像《小王子》裡所說的:「每個大人都曾經當過小孩,只是他們忘記了」;這種難以彌合的鴻溝你我均不陌生,在每個世代間拉扯不止、循環不息。電影拋出了可以大展身手的議題,可惜的是著墨的比重有些失衡、僅僅淺藏即止。
電影末段最後的消失與空無,令我聯想起卡夫卡的《城堡》、日本作家安部公房的《燃燒的地圖》,當人與人間找不到溝通橋樑,所謂存在的座標就會變得渾沌、進而喪失自我定著棲身之處,漂流好似成了唯一的選擇,而當個體靈魂的漂流,往同一處匯集,社群於焉而生。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