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連/相見恨晚  WORDS:大亨a.k.a.吳至歪

英國名導大衛連(David Lean)早期所執導的《相見恨晚》(Brief Encounter,1945),被公認為經典的愛情文藝片。英國衛報當家影評曾將這部片評選為影史第六傑出的電影﹙將電影粗略分成七大類型,各選二十五部片,《相見恨晚》在愛情片中獨占鰲頭。﹚ ,而只要論及史上最佳十部英國電影,對於英國觀眾與影評而言,《相見恨晚》始終未曾被排除名單之外。


《相見恨晚》的劇情其實很簡單,一個有著理性丈夫與子女的熟女蘿拉,每逢周四就是她一週中唯一能放寬心休息的一天,她習慣搭火車到市區一個人吃吃飯、看場電影來犒賞自己後,在晚上的時間搭火車往返。而就在火車站周邊的小餐廳,她因故邂逅了一名風度翩翩的醫生艾力克,幾次巧合的遇見,兩人開始利用週四的時間約會…艾力克成為蘿拉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慰藉,一日,艾力克終於像蘿拉一吐情衷…不想欺騙自己心裡聲音的蘿拉,固然內心懷著對家庭的歉疚,然而在艾力克的凝視與追問下,情不自禁地承認自己也愛上了艾克力…



電影場景集中在火車站與小餐廳。蘿拉以回憶往昔的口吻,大量的口白貫穿整齣戲,當中有身為女性,被期待扮演好既定角色因而對家庭衍生的矛盾(家中有個理性溫和的丈夫,生活沒有特別不滿、內心卻分外空虛)、對婚外情的焦慮與不能明說的欣喜、對愛情的體悟(去做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跟誰一起去做)、更有對生活的頓悟:「沒有什麼會持續,真的。快樂不會、痛苦也不會。」,堪稱是女性版的《安妮霍爾》。不諱言,《相見恨晚》在上映當時能引起無數女性的共鳴,與時代背景脫不了關係。本片上映之際,適逢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電影絲絲入扣地道盡戰時已婚女士的幽秘心事。若以現今的背景來看,女性的意識已然抬頭與覺醒(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幾年女性主義者都較為靜默,我想是她們也知道屬於女性的掌權時代,在不遠的未來即將/或已經來臨啦!) ,因此《相見恨晚》堪稱是一部「見證歷史」的回望之作,即便往後有導演要重拍相近題材,要引起廣大迴響也變得相當困難了,並不是技術層面上的力有未逮,而是時代已過去了,就像電影裡艾力克「一去不回頭」的搭上最後一班列車。舉個例子吧!美國出產關於白人種族歧視黑人的電影題材,一直以來從沒少過,雖然我沒有細數數量,可以想見的是,自從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以後,這類型的電影數量只會一年比一年少。


《相見恨晚》的最大懸念在於,「偷情究竟會不會被丈夫抓包?」、「兩個人什麼時候會一番巫山雲雨?」(呃…既然是寫文藝片的文,我用字上盡可能保有氣質…),不過隨著電影的推展,顯然蘿拉的家庭戲的部分,是被導演邊緣化的,以至於最能扣住觀眾心弦的,莫過於兩人到底會不會做?什麼時候做?做的過程會不會平生波瀾?(呃…咬文嚼字太累人了,還是回歸直白吧!);《相見恨晚》在今年台北影展也會播映兩場,為了不降低觀影熱趣,這邊就先不戳破吧。當然,全片最為神來一筆、曖昧遐想的,莫過於最後一幕丈夫對妻子的那句耳語。


《相見恨晚》:★★★☆

arrow
arrow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