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S:大亨
《聽媽媽的話》原片名是J'ai Tué Ma Mère,直譯是《我殺了我媽媽》,驚世駭俗的片名最後竟成了周董的歌名,叫人傻眼。事實上就內容而言,這是一部坦率真誠的青春少年郎告白,這部電影還挺適合父母親與青少年小孩一同觀看的。出生於加拿大、身兼編導導三拍子的札維耶多藍(Xavier Dolan)其實早在16歲時就完成了這個劇本,因為籌措資金,延宕許久才開拍。1989年生,今年才滿二十歲的札維耶多藍坎城影展「導演雙週」單元,囊括三項大獎,好不威風。這是一部半自傳的電影,不只是表達了札維耶多藍對「家庭」的想法,也是他的出櫃之作。看這期GQ雜誌的文章才知道,私底下的他個性也是叛逆不羈的,在坎城影展直批典禮的浮誇、遇到加拿大拍片補助單位Telefilm主席時,也說自己拿出所有積蓄拍片並不生他的氣、遇到性向問題也毫不閃躲承認自己「愛男生」。
故事的題材不算新鮮,但卻是許多人都經歷過的。片中16歲的主角宇柏米奈與母親香黛兒雷明從早鬥嘴到晚、哪裡都可以吵,舉凡車裡、廚房、DVD店門口、戰火甚至還一路延燒至教室外。而之所以母親會殺來學校,是因為宇柏竟然對老師說媽媽死了,這個橋段讓我想到了法國名導楚浮的精典作、我個人相當喜歡的《四百擊》,而札維耶多藍(此片編導演)也澄清過這個部分︰「我沒看過那部電影,不過我很多人跟我說過後,我依然放進自己的宣傳帶裡。」。基本上我個人是相信這種說法的,就像藝人之間避諱所謂的撞衫,但這種情況難免發生,那點子會強碰到也沒什麼好大驚小怪,要抄襲也不會笨到抄襲精典成這樣的片子,太容易被抓包了。
電影中讓觀眾看出家庭這種關係的幸與不幸,幸的地方是以一般論來說,家人是自己可靠的後盾。而不幸呢?就在於共處一個空間的黏膩感,朋友情人之間性格不合,最嚴重的狀況就是不來往,與家人之間關係不合,很抱歉,往往還是要綁在一起,當然也有不少人上大學、結了婚就出去住,但一直住在一起的也是所在多有,這還不把無形的羈絆給算進去。為什麼會產生層出不窮的摩擦,有人說是因為缺乏事前「做父母」教育,造成沒人懂得如何做父母、父母自己也是大小孩,但我不認同這種說法,也沒人教如何當小孩啊,論語那一套可以做到是不是早該成仙了、哪裡會在凡間瞎攪和!我想原因很簡單,就在於彼此之間實在太沒距離了,自然容易發生互看不順眼的情形,好朋友、情人之間大家相聚,盡可能會拿出好的一面來,家人相處之間往往少了這層顧忌,加上缺點曝露、脾氣不控制,難免變成了互相傷害。
片中多處精準出了母子之間的典型對話與矛盾關係,像是很多媽媽的招牌語「你去調查一下,其他的媽媽…」,離婚的單親家庭常出現的「你去跟妳爸(媽)住」,這兩句話我從小到大就不曉得聽幾萬遍。當宇柏質疑媽媽不愛他,質問她萬一今天他去死了,她會怎樣的時候,媽媽低聲回答說她明天會去死,這是屬於母親的深情。但另一方面,宇柏之口說出的兩段對話又是萬般誠實:「擁有一個既無法愛又無法不愛的人、感覺真是超弔詭」、「如果有人傷害她,我一定殺了那傢伙,但很奇怪,我隨便都想的到100個更愛的人。」。
而全片印象最深之處,在於當宇柏嗑藥後返家像母親訴說對母親的愛,我不知道其他人看這段是怎麼想,但在我看來非但不溫馨、還是一種無以名狀的巨大悲哀,竟然要在不清醒、嗑藥嗑到茫的時候才能說的出「愛」,而需要理性的現實中又有多少「茫」的時候呢。片中以蒙太奇拼貼的方式貫穿了黑白的內心告白與引用諸如莫泊桑等名家詩句以調和電影的調性。而札維耶多藍片中的造型,也是一大看頭,合身黑色連帽外套配上紅藍白T、吸睛度超高的捲瀏海(如果不夠帥、勿輕易嘗試)。最後岔開一下話題,編導上面的能力我對札維耶多藍是抱持肯定的,但出身父親是演員的演員世家、12歲以童星之姿出道的他演戲已經有點「匠氣與模式化」了,像是與母親用嘴巴吐出的機關槍話語開轟時,那詮釋方法讓我想到了李奧納多在《真愛旅程》的演出,李奧納多是能演的,對他的印象也蠻好,畢竟《鐵達尼號》上映時,在國小界可是橫掃、男女通吃啊!問題是看現在看他演戲就是覺得「啊!你是為了得獎才演的吧!」,眼中迸射出的精芒分不出是角色需要還是對影帝名號的飢渴,身為演員想奠定歷史地位的欲望並沒有錯,但從他挑片的選擇上,拿大獎的企圖明顯,演出的收放之間拿捏就不大對勁了。老實講札維耶多藍演戲也有「過於刻意」的毛病,好險狀況還不算嚴重(李奧納多的演法已經定型、甚至變成他的正字標記了)。不過不管怎麼說,札維耶多藍赤子般純真的笑容(連我一個男的看了都覺得有魅力)、女孩們肯定買帳的瀟灑樣貌,自己又能編能導(之後他的新片是講一個異性戀者內心愛女生、但卻又搖擺不定、甚至把自己整成女體),未來還是一片大好的。
《聽媽媽的話》原片名是J'ai Tué Ma Mère,直譯是《我殺了我媽媽》,驚世駭俗的片名最後竟成了周董的歌名,叫人傻眼。事實上就內容而言,這是一部坦率真誠的青春少年郎告白,這部電影還挺適合父母親與青少年小孩一同觀看的。出生於加拿大、身兼編導導三拍子的札維耶多藍(Xavier Dolan)其實早在16歲時就完成了這個劇本,因為籌措資金,延宕許久才開拍。1989年生,今年才滿二十歲的札維耶多藍坎城影展「導演雙週」單元,囊括三項大獎,好不威風。這是一部半自傳的電影,不只是表達了札維耶多藍對「家庭」的想法,也是他的出櫃之作。看這期GQ雜誌的文章才知道,私底下的他個性也是叛逆不羈的,在坎城影展直批典禮的浮誇、遇到加拿大拍片補助單位Telefilm主席時,也說自己拿出所有積蓄拍片並不生他的氣、遇到性向問題也毫不閃躲承認自己「愛男生」。
故事的題材不算新鮮,但卻是許多人都經歷過的。片中16歲的主角宇柏米奈與母親香黛兒雷明從早鬥嘴到晚、哪裡都可以吵,舉凡車裡、廚房、DVD店門口、戰火甚至還一路延燒至教室外。而之所以母親會殺來學校,是因為宇柏竟然對老師說媽媽死了,這個橋段讓我想到了法國名導楚浮的精典作、我個人相當喜歡的《四百擊》,而札維耶多藍(此片編導演)也澄清過這個部分︰「我沒看過那部電影,不過我很多人跟我說過後,我依然放進自己的宣傳帶裡。」。基本上我個人是相信這種說法的,就像藝人之間避諱所謂的撞衫,但這種情況難免發生,那點子會強碰到也沒什麼好大驚小怪,要抄襲也不會笨到抄襲精典成這樣的片子,太容易被抓包了。
電影中讓觀眾看出家庭這種關係的幸與不幸,幸的地方是以一般論來說,家人是自己可靠的後盾。而不幸呢?就在於共處一個空間的黏膩感,朋友情人之間性格不合,最嚴重的狀況就是不來往,與家人之間關係不合,很抱歉,往往還是要綁在一起,當然也有不少人上大學、結了婚就出去住,但一直住在一起的也是所在多有,這還不把無形的羈絆給算進去。為什麼會產生層出不窮的摩擦,有人說是因為缺乏事前「做父母」教育,造成沒人懂得如何做父母、父母自己也是大小孩,但我不認同這種說法,也沒人教如何當小孩啊,論語那一套可以做到是不是早該成仙了、哪裡會在凡間瞎攪和!我想原因很簡單,就在於彼此之間實在太沒距離了,自然容易發生互看不順眼的情形,好朋友、情人之間大家相聚,盡可能會拿出好的一面來,家人相處之間往往少了這層顧忌,加上缺點曝露、脾氣不控制,難免變成了互相傷害。
片中多處精準出了母子之間的典型對話與矛盾關係,像是很多媽媽的招牌語「你去調查一下,其他的媽媽…」,離婚的單親家庭常出現的「你去跟妳爸(媽)住」,這兩句話我從小到大就不曉得聽幾萬遍。當宇柏質疑媽媽不愛他,質問她萬一今天他去死了,她會怎樣的時候,媽媽低聲回答說她明天會去死,這是屬於母親的深情。但另一方面,宇柏之口說出的兩段對話又是萬般誠實:「擁有一個既無法愛又無法不愛的人、感覺真是超弔詭」、「如果有人傷害她,我一定殺了那傢伙,但很奇怪,我隨便都想的到100個更愛的人。」。
而全片印象最深之處,在於當宇柏嗑藥後返家像母親訴說對母親的愛,我不知道其他人看這段是怎麼想,但在我看來非但不溫馨、還是一種無以名狀的巨大悲哀,竟然要在不清醒、嗑藥嗑到茫的時候才能說的出「愛」,而需要理性的現實中又有多少「茫」的時候呢。片中以蒙太奇拼貼的方式貫穿了黑白的內心告白與引用諸如莫泊桑等名家詩句以調和電影的調性。而札維耶多藍片中的造型,也是一大看頭,合身黑色連帽外套配上紅藍白T、吸睛度超高的捲瀏海(如果不夠帥、勿輕易嘗試)。最後岔開一下話題,編導上面的能力我對札維耶多藍是抱持肯定的,但出身父親是演員的演員世家、12歲以童星之姿出道的他演戲已經有點「匠氣與模式化」了,像是與母親用嘴巴吐出的機關槍話語開轟時,那詮釋方法讓我想到了李奧納多在《真愛旅程》的演出,李奧納多是能演的,對他的印象也蠻好,畢竟《鐵達尼號》上映時,在國小界可是橫掃、男女通吃啊!問題是看現在看他演戲就是覺得「啊!你是為了得獎才演的吧!」,眼中迸射出的精芒分不出是角色需要還是對影帝名號的飢渴,身為演員想奠定歷史地位的欲望並沒有錯,但從他挑片的選擇上,拿大獎的企圖明顯,演出的收放之間拿捏就不大對勁了。老實講札維耶多藍演戲也有「過於刻意」的毛病,好險狀況還不算嚴重(李奧納多的演法已經定型、甚至變成他的正字標記了)。不過不管怎麼說,札維耶多藍赤子般純真的笑容(連我一個男的看了都覺得有魅力)、女孩們肯定買帳的瀟灑樣貌,自己又能編能導(之後他的新片是講一個異性戀者內心愛女生、但卻又搖擺不定、甚至把自己整成女體),未來還是一片大好的。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