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影齡的時間拉長,自認已看過為數不少的影壇傑作,心目中也自然而然的形成一把評價電影的尺,固然我是類型不拘的雜食型影迷,但挑片還滿嚴謹的,觀影經驗的累積讓挑到雷片的比例逐年下降,不過若是說「怪傑」之作(怪又好看的片)儘管涉獵的還不算多,但我肯定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的《下班後》(After Hours,1985)若用「怪傑」二字來形容,委實名符其實,縱使本片並非馬丁史柯西斯最為人稱道的電影之一,但是在他的創作歷程上該當是不容忽視的異數。
要將《下班後》寫成言之有物的影評或信手拈來的筆記均非易事,反而如鯁在喉。由於片型與劇情線的特殊,一旦在文章裡寫出完整的劇情大綱,觀影的樂趣也會隨之大減,所以我只用寥寥數語來寫觀影大綱:一名叫Paul的男人,在某一個下班後的夜晚,咖啡廳的艷遇開啟連鎖反應,接踵而來的怪異事件,讓他「性」致全失只渴求回家睡上一覺…
本片劇本由Joseph Minion操刀,查了IMDb,他似乎是個少產的編劇,在觀看本片的過程我直覺性的想起作家卡夫卡的小說(貫穿全片的石膏雕塑造型,是甫在蘇富比拍賣會上以1億1990萬美元刷新世界紀錄、Edvard Munch1893的名畫"The Scream"的諧仿風格)。然而《下班後》打破慣性結構的情節鋪排跟卡夫卡的小說根本上的差異之處在於,誠然卡夫卡的作品看似怪誕不經、彷彿充滿層曾暗示性寓意,總歸來說,根基還是扎根在思想性之上,無論是描寫生存本身荒謬與悲涼的短篇作《變形記》抑或描述人遭遇了失卻溝通平台與自身座標的長篇作《城堡》皆然,其實他大部分的作品還是有明確的主題性在,只是在於是立意清晰的表現筆法或是隱晦的旁敲側擊。回過頭來說,《下班後》的情節有著卡夫卡的神韻,卻是皮相而非靈魂,本片劇本的本質,是要盡其所能地娛樂觀眾,而非利用故事來提出深刻的闡釋或是提出作者自身的疑問;一言以蔽之,倘若卡夫卡轉世來替好萊塢寫劇本,大概就是《下班後》的樣貌。(我不打自招這算是偽假設,因為卡夫卡即使當真投胎轉世當美國人,以他疏離的個性,八成也不會替好萊塢寫劇本…)
看到上一段,似乎貶抑之詞較多,事實上我個人是滿喜歡這部作品的。1985年的《下班後》的成本是450萬美金,當然當年的幣值不能與現今同日而語,但我查了一下IMDb,馬丁史柯西斯在80's所拍的其他電影,幾乎悉數是至少一千多萬起跳。在對導演本該「相對綁手綁腳」的製作規格之下,《下班後》無論是劇本的發展、演員的演技、攝影機運動在在令我看得目不轉睛,最難能可貴之處在於這是一部無法揣度的電影,觀眾會情不自禁的期待每個轉折點,甚至不到最後一秒,壓根猜不到電影要用什麼方式來收尾,換言之,故事張力的凝聚感是一氣呵成、毫無間斷,從這角度來看,《下班後》的成就恐怕是被影評與影迷給低估了。
《下班後》不會列名在我看過「最好」的作品群之一,但毋寧是我看過「最難以忘懷」的作品之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