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球》(MONEYBALL,2011)在美開出七千多萬的票房,以運動類&傳記相關的題材達到此成績,已實屬不易,目前在IMDb上依然有8.0分的高分。導演班奈特米勒(Bennett Miller)曾以《柯波帝:冷血告白》(Capote,2005)將菲力普西蒙霍夫曼(Philip Seymour Hoffman)拱上奧斯卡影帝寶座,不但找來菲利普賽摩霍夫曼再續前緣,男主角還是我向來滿喜歡的布萊德彼特(Brad Pitt );自己好歹也勉強算是半個棒球迷,但不知怎地,對這部電影滿「冷感」。(跟《姐妹》一樣,票房口碑明明均不俗,自己就是無動於衷)。
《魔球》描述小蝦米球隊的總經理,如何獨排眾議運用既有資源與籌碼運籌帷幄,以一批被視為蝦兵蟹將的殘破陣容、與大鯨魚球隊抗衡,開創出一條屬於小市場球隊的康莊大道,甚至打出如夢似幻的20連勝紀錄。片中有提到當年曾是運動家的球星吉昂比、戴蒙,這兩名明星球員後來也曾先後落腳洋基,與台灣之光王建民當過隊友,即使不是MLB的死忠球迷,相信觀眾看到這段會湧起懷念地親切感。電影的節奏美其名是舒緩有致,講直白點就是較為冗長沉悶。
電影中提到的概念,有點像是數據棒球,就是一名高薪的明星球員的價值、用兩到三個各有特長與上壘率相當的選手就足以與之媲美。這個論調是否成理見仁見智,畢竟明星球員的價值不單單在場上,還可以帶來更多球迷進場、在場外的商機亦是無窮,對球隊或整個城市來說,往往可以帶來更多的收益。但若就比賽本身而論,「數據至上」是有其依據性。畢竟棒球不似籃球,籃球是否通用就有待商榷。籃球或多或少還有球員彼此間的化學效應、排擠效應、位置與球隊角色有無重疊、關鍵時刻有無球員可一夫當關等諸多因素;一支籃球隊擁有一個以上的先發大咖球星,頂多就是取得進入季後賽門票的保證,至於進季後賽後、能否有望問鼎冠軍,仍在未定之天。棒球則不太一樣,誠如守備上球員間是有所謂的默契與配合度,但就攻擊上而言,不迷信大牌而以數據為依歸,確有其站得住腳的道理。
我相信《魔球》的原著小說是精采與鞭辟入裡的,但畢竟棒球與球隊經營,是博大精深的一門學問與藝術。電影已盡可能在133分鐘片長內、將很多面向的概括勾勒,如以依據統據學為投資球員先決考量因素的數據棒球論、總經理比利要投資買賣交易球員時,與別隊總經理大放故弄玄虛地煙霧彈的商業斡旋與老謀深算、以不精確的潛力為標準放任直覺的球探如何蹉跎了一個年輕人的求學之路、運動事業站在經營者立場,必然性在商言商的無情等;看似一應俱全,然而終究很難深入精闢,以至於有種淺藏即止的浮面感。很多人看好男主角布萊德彼特的演出,能以此片問鼎明年的奧斯卡影帝,或許入圍不成太大問題,但要擒下小金人著實希望渺茫。
《魔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