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S:大亨
今天轉電視轉到沈春華LIVE秀的時候,看到凌峰的訪問。我小時候也看過八千里路雲河月,但這篇文章重點不在這。凌峰說他小時候喜歡藝術跟體育,不擅長背書、也討厭背書。不過自己喜歡、擅長的事情,都不在台灣正規升學體制裡面,自然得不到什麼認同,待在學校情感受到壓抑,感覺被邊緣化。於是他開始討厭去上學、逃學,認識了一些單親中輟生、小混混。他說這些小混混不是自己走向邊緣的,而是逼不得已的,沒有人會願意變成所謂的邊緣人。這段談話讓我頗有感觸。仔細想想,在台灣教育獨尊讀書的高度擠壓效應之下,不喜歡讀教科書的小孩,被拋到邊緣,要找到歸屬感,選擇大概不出幾樣吧。一個就是當流氓混黑社會、一個是藉由宗教得到安慰、最後則是選擇寄情於藝術領域。
國中時期還有點肉,跟班上同學打過幾次架,輸多贏少,如果換算成光榮的三國志系統,武力應該不到60,我夠偏激,但礙於幹架不強,所以選項1不可能(阿肯的話武力會破百吧...)。宗教也無法滿足我,因為我是一個懷疑論者,我不會說絕.對.不.可.能.有.神,畢竟我沒有死而復生過,沒資格這樣打包票。但上次陪奶奶去教會聚會的經驗,讓我相當不自在,聚集了數十個人,在教友家聚會。齊唱聖歌啦、分享啦,不管我認不認同,聽聽無妨。但當家住信義區的有錢主人分享時,說她花了五百萬裝潢房子,眼泛淚光說要感謝神,我心想花了五百萬裝潢好是應該的吧…沒裝潢好才奇怪吧!荒謬程度簡直直逼卡夫卡噩夢般的故事,聽完後都快窒息了,內心嘆了口氣跑到附近的誠品看書透透氣。而且每個教徒也跟沒信教的普通人差不多,盡講著自己的事情、關心自己的利益。到頭來,神並沒有讓人變得比較清高嘛。讓我又一次確認每個人的存在這回事,是多麼脆弱、無助、孤獨。前兩個選項都劃叉叉。只剩下藝術這個選項了。
雖然在內心深層,我也知道藝術也是一種鬼打牆, 怎麼說呢?很多喜歡藝術的人,就是在「現實」這樣的容器內,感到無法與自身相容,才會走上這條精神上的無間道。而「現實」這齣戲最大的主角就是「人」,但藝術最終也是要「回歸」人。文學、音樂、繪畫、電影,都是一樣的。就算多不願握手和解,創作上靈感與重心也無法擺脫「人」。創作的成品也需要「人」來欣賞。原本開始投入的動機,可能是為了避開擁擠的人群,但繞了一大圈、走了各式各樣地岔路,竟然只是再一次跳進人海之中。但我想藝術的魅力,還是不同的,現實中的殘缺,往往就只是殘缺而已。跨過了痛苦地高牆,後面等待著自己的依舊是痛苦。說什麼明天會更好,好吧!讓「明天會更好」這句話成立,但這話比較可能是生活中的逗號,而不是句號。明天會更好,後天有點爛,大後天他媽的爛透了。這樣你會安慰嘛,不會吧!藝術不一樣。藝術中的殘缺,與現實中最大的不同在於,它可以是一種美、一首夜晚的鎮魂曲。在創作與欣賞創作的當下,沒有人被排擠、沒有人是邊緣人。
在那瞬間,我們身處世界的中心。
今天轉電視轉到沈春華LIVE秀的時候,看到凌峰的訪問。我小時候也看過八千里路雲河月,但這篇文章重點不在這。凌峰說他小時候喜歡藝術跟體育,不擅長背書、也討厭背書。不過自己喜歡、擅長的事情,都不在台灣正規升學體制裡面,自然得不到什麼認同,待在學校情感受到壓抑,感覺被邊緣化。於是他開始討厭去上學、逃學,認識了一些單親中輟生、小混混。他說這些小混混不是自己走向邊緣的,而是逼不得已的,沒有人會願意變成所謂的邊緣人。這段談話讓我頗有感觸。仔細想想,在台灣教育獨尊讀書的高度擠壓效應之下,不喜歡讀教科書的小孩,被拋到邊緣,要找到歸屬感,選擇大概不出幾樣吧。一個就是當流氓混黑社會、一個是藉由宗教得到安慰、最後則是選擇寄情於藝術領域。
國中時期還有點肉,跟班上同學打過幾次架,輸多贏少,如果換算成光榮的三國志系統,武力應該不到60,我夠偏激,但礙於幹架不強,所以選項1不可能(阿肯的話武力會破百吧...)。宗教也無法滿足我,因為我是一個懷疑論者,我不會說絕.對.不.可.能.有.神,畢竟我沒有死而復生過,沒資格這樣打包票。但上次陪奶奶去教會聚會的經驗,讓我相當不自在,聚集了數十個人,在教友家聚會。齊唱聖歌啦、分享啦,不管我認不認同,聽聽無妨。但當家住信義區的有錢主人分享時,說她花了五百萬裝潢房子,眼泛淚光說要感謝神,我心想花了五百萬裝潢好是應該的吧…沒裝潢好才奇怪吧!荒謬程度簡直直逼卡夫卡噩夢般的故事,聽完後都快窒息了,內心嘆了口氣跑到附近的誠品看書透透氣。而且每個教徒也跟沒信教的普通人差不多,盡講著自己的事情、關心自己的利益。到頭來,神並沒有讓人變得比較清高嘛。讓我又一次確認每個人的存在這回事,是多麼脆弱、無助、孤獨。前兩個選項都劃叉叉。只剩下藝術這個選項了。
雖然在內心深層,我也知道藝術也是一種鬼打牆, 怎麼說呢?很多喜歡藝術的人,就是在「現實」這樣的容器內,感到無法與自身相容,才會走上這條精神上的無間道。而「現實」這齣戲最大的主角就是「人」,但藝術最終也是要「回歸」人。文學、音樂、繪畫、電影,都是一樣的。就算多不願握手和解,創作上靈感與重心也無法擺脫「人」。創作的成品也需要「人」來欣賞。原本開始投入的動機,可能是為了避開擁擠的人群,但繞了一大圈、走了各式各樣地岔路,竟然只是再一次跳進人海之中。但我想藝術的魅力,還是不同的,現實中的殘缺,往往就只是殘缺而已。跨過了痛苦地高牆,後面等待著自己的依舊是痛苦。說什麼明天會更好,好吧!讓「明天會更好」這句話成立,但這話比較可能是生活中的逗號,而不是句號。明天會更好,後天有點爛,大後天他媽的爛透了。這樣你會安慰嘛,不會吧!藝術不一樣。藝術中的殘缺,與現實中最大的不同在於,它可以是一種美、一首夜晚的鎮魂曲。在創作與欣賞創作的當下,沒有人被排擠、沒有人是邊緣人。
在那瞬間,我們身處世界的中心。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