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S:大亨
宮部美幸的小說《模仿犯》被稱為日推的經典,然而這部作品的風格其實是混合性的,寫實、本格、冷硬、而且還有一點偽紀實文學的味道。但可以感受出宮部美幸主要是希望讀者關注的是偏向所謂的犯罪/心理學的部份。


小說中的變態連續殺人魔以及利用媒體的成名症候群,前者台灣應該算是比較少,我認為很大一部分的原因跟台灣人口密集程度的關係有關,像是歐美不是不時就會出現自行監禁數年、甚至是數十年,淪為暴力與洩慾的對象等等,然而像是美國很多人都有自己的院子,而且戶與戶之間都相隔一段距離,或許較容易會觸動一些有奇特殺人慾望的人的內心想像力與衝動。但是台灣的居住空間是大家前胸貼後背,雖然城市的人情較為淡薄,但對於這種觸發性會被削弱是肯定的。事實上這世界上既然有喜歡藝術的人、喜歡背火車時刻表的人、喜歡飆車跑山路的人,有喜歡殺人的人—應該是大家內心都有默契的事情才是。至於後者的把媒體當作最佳舞台、瘋狂想要被世人關注的心態,時至今日已經早已經不是值得研究的異常、幾乎可說是常態性的現象了,把霸凌的影片上傳、或是開一本火辣上鎖相本然後最後被破解,等一下!你可能會想說咦!?被破解的是受害者吧,但我覺得這種心態很可議,畢竟這等於是挑戰人性—而人性呢,綜觀歷史或是展望未來都是不容被考驗的,比方說好了,最近不是有個新聞說是在facebook上開包養社群結果也爆紅,而發起人說是開玩笑,且讓我們姑且相信,但要知道就算我不開玩笑、認真開個讀書社群,也不上嬉笑之下開的社群。在台灣要紅、行銷手法大家都知道,就是跟「美女」扯上邊,當然美女經濟在各國都暢行無阻,但比較悲哀的是我們發展得太過侷限,如果只用一句「誰叫這是本性」來當理由實在也說不過去。


上一段有些離題,回歸到四十三個出場角色、一千四百頁篇幅的鉅作宮部美幸《模仿犯》,宮部美幸的文字特色是疏離而富人情味並存。由於實事求是般的注重細節與實際而無特別修飾美感地文字,讓她作品總有一份冷調;但她極富人道精神與鄰家媽媽般!?叨叨絮絮地溫暖性格也經常在小說顯露,所以《模仿犯》對於她來說是一次大解放、更是一次大挑戰。直到前四分之三的時候我都很喜歡,而且人物刻畫也堪稱鮮明(尤其是受害人古川的爺爺簡直躍然紙上),到了後面四分之一反而覺得表現沒那麼樣的強勢。最大的原因是宮部美幸寫得太放了,盡全力的去書寫她心目中「絕對的惡」,這方面的表現也的確驚人,意外的是竟在末段失控。《模仿犯》整體包括佈局、對白與內心獨白、氣氛都做到幾乎無可挑剔地出色,在閱讀過程中就像沉到一口深井似的,但要說這部小說沒有缺點,也不盡然。像是首腦網川浩一衝動自白我就覺得沒什麼說服力,主角反而是故事中最個性最薄弱與模糊搖擺的一個。就算他是個表演欲型犯人,但是未免也太衝動了,不是說不能性格反轉,但如果性格真的衝動成這樣,等於推翻他在事件中冷血聰明的形象,就像疤面煞星的主角只適合在疤面煞星的故事架構裡面才成立,孟大納變成智慧型的黑社會老大那疤面煞星也「煞」不起來了。總覺得到了故事的最後四分之一,宮部美幸有些猶豫了,個人以為有兩種可能性。有一種可能是比當初自己預期的還要「放」,要收束的時候反而發現打了個小節,但如果要解開這個節,要調整到整體;另一個可能是,有其它考慮的結尾方式,以至於讓她對於最後定案的結尾產生動搖,會讓我感覺是在這樣的心情之下寫出的結局,自然有種匆匆收場、少了她其他作品中一貫從容篤定與自信地心虛感覺。

評《模仿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