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S:大亨
★早在十七歲就以童星之姿出道的豆導,從上一部的電影執導處女作《情非得以之生存之道》到這次的《艋舺》,就像朴贊郁的「復仇」三部曲一樣,《艋舺》跳脫出《情非得以之生存之道》的自溺自慰,但感覺得出鈕承澤想拍的是以「生存之道」為電影的探討主題,並利用後續作品來呼應前作(《艋舺》片中更直接點明了「生存之道」這四個字),發展成題材各異、肌理相同的系列連作。
★從電視劇《吐司男之吻》、電影執導處女作《情非得以之生存之道》、狂賣的超人氣電影《艋舺》,豆導鈕承澤的自戀始終如一,我很喜歡的日本名導北野武也是如此(然而北野武有種天生的強烈存在感,哪怕不說一句話也會讓觀眾聚焦)。尤其是《艋舺》,原本都已經對外強調這次絕對不摻一腳,最後卻寧可冒著被講豪洨的風險、依然技癢難耐親自下海演…噴血時的停格畫面讓我想到北野武的《盲劍俠》,細心一點的觀眾會發現血液的顏色是失真的,帶著夢幻地紅,感覺拍攝手法跟思維上面有融入日韓流地綺麗。
★除了去年的《痞子英雄》我完整看完之外,我已經好幾年沒看過任何一集的台灣偶像劇。所以正夯的阮經天的演出我還是第一次看,意外的是我覺得他的演技還算滿好的,角色的話不多但光靠眼神就牽引出層次分明的戲,重要的是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出他還有潛力與空間能再進步,是《艋舺》所有年輕演員中最有大螢幕前景與演員的「型」最為完整的一位。至於趙又廷固然甫拿下金鐘影帝、照理來說氣勢正旺,但是我覺得他的演出已遇到瓶頸,怎麼說呢?如果有看《痞子英雄》的人可以比較看看,蚊子跟吳英雄在整個詮釋上演出實在太過類似。而鳳小岳演出的志龍角色理應有不小的發揮空間,到中段為止意氣風發時跩樣演得自然、然而後半段劇情需要張力的演技,無論在表情與肢體上表現可惜只能算是一般般,尤其是較為稚嫩的音質,就算所演得小頭頭是阿斗型的,在嘶喊的時候未免也太虛了,不但不夠悲憤,感覺還有點像是青少年在跟父母大聲哭腰零用錢減少了。太子幫另外兩位成員蔡昌憲、黃鐙輝所飾演得都屬甘草角色,較為看不出演技。反倒是陳漢典的演出出乎意料之外地好,把無膽又硬要出頭的壞痞子混混詮釋地相當到位,我甚至覺得他在演出上所表現出的才華更勝於他不上不下的主持。另外不得不提的是,最讓我驚豔的是王識賢,演得內斂精準,如果讓他有更多的戲,想必會更精采。
★《情非得以之生存之道》在鹿特丹影展得獎,行銷上也費盡心思,假緋聞、宣傳拍到王又曾與拔邱毅假髮、豆導拍冠希風格的懺悔影片等等,用了上述這些各式花招、儘管用的是商業大片的方式在操作宣傳,票房卻賣得很藝術性!?(我有買票支持!)。所以豆導這次在選角上吃了趁陀鐵了心,找來了兩位當紅炸子雞、也都很有新聞點的偶像掛頭牌(阮經天有過大雕傳奇、趙又廷則是關於金鐘影帝疑雲爭議與仔仔從好感情到感情生變),還有涵蓋各年齡層、與橫跨北中南的綠葉,如馬如龍、王識賢、陳漢典等。而且在行銷手法上面全面升級,封街啦、電影銷售員戴刺青手套都還算小case,拍攝過程中新聞不斷,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阮經天跟趙又廷感情好到拍照時用下半身互靠互頂,你跟你麻吉感情再好會兩個在那邊頂來頂去嗎?創造另類男男新聞點,連同志朋友的市場大餅也都被衡量進去了。
★《艋舺》的場景都集中在大街巷道、住家。雖然說美術設計上已經很辛苦,但我還是覺得應該要多一些店家內部的景,比方說像是雜貨店啦、賣衣服的店啦等。或許呈現上會很費功夫、也容易被觀眾抓到小辮子,但這樣時代感與文化感應該會更強烈才是。
★繼魏德聖之後,鈕承澤也成功占據賣座導演上位。我在《情非得以之生存之道》就看好他作為一個導演的潛力,也許有人覺得我在放馬後炮,但我當初有買票去觀賞(台北也才300多萬票房,一般全台票房算法是將台北票房乘二)、還曾經在敦南誠品看到豆導,豆導大聲問店員有沒有XX書(果然私底下的豆導連買個書還是在潛意識中希望被注意啊!?),之後我有過去跟他說電影很好看,豆導當時回我一個有力的握手。但老實說我當初看好他的,是他較為黑色電影語彙與作為導演的能耐,我知道他可以有票房,卻真的萬萬沒想到他會變成超級賣座導演。誠然,他算是懂得玩行銷的,但我的確也沒想到《艋舺》可以賣到那麼high的地步。 跟靠著《海角七號》成為賣座導演的魏德聖相比,魏德聖固然通俗性更強,但性格上比較像是夢想家,而豆導則像是謀略家,這並非負面的詞,意思指的是豆導的腦袋太聰明,有了這次的成功經驗,相信只要他想,他接下來的電影應該都會賣。
★關於2008的《海角七號》與2010的《艋舺》這兩部台片票房猛作,因為太賣了網路上難免有批評的留言,但我認為這兩部片確實都是水準以上的佳作,兩部電影的共通之處,是在於混合元素,賣得好也絕非僥倖。你說《艋舺》劇情真的很厲害嗎?其實也未必。有像是無腦愛情故事的橋段、武俠小說與歷史小說的橋段、有夠好猜的謎團、情感誇張與氾濫也直逼民視娘家。厲害之處,是在於豆導知道觀眾「喜歡什麼、想看什麼」,並且盡可能讓電影在導演調度、演出、運鏡、場景、氛圍各環節呈現出質感。
★早在十七歲就以童星之姿出道的豆導,從上一部的電影執導處女作《情非得以之生存之道》到這次的《艋舺》,就像朴贊郁的「復仇」三部曲一樣,《艋舺》跳脫出《情非得以之生存之道》的自溺自慰,但感覺得出鈕承澤想拍的是以「生存之道」為電影的探討主題,並利用後續作品來呼應前作(《艋舺》片中更直接點明了「生存之道」這四個字),發展成題材各異、肌理相同的系列連作。
★從電視劇《吐司男之吻》、電影執導處女作《情非得以之生存之道》、狂賣的超人氣電影《艋舺》,豆導鈕承澤的自戀始終如一,我很喜歡的日本名導北野武也是如此(然而北野武有種天生的強烈存在感,哪怕不說一句話也會讓觀眾聚焦)。尤其是《艋舺》,原本都已經對外強調這次絕對不摻一腳,最後卻寧可冒著被講豪洨的風險、依然技癢難耐親自下海演…噴血時的停格畫面讓我想到北野武的《盲劍俠》,細心一點的觀眾會發現血液的顏色是失真的,帶著夢幻地紅,感覺拍攝手法跟思維上面有融入日韓流地綺麗。
★除了去年的《痞子英雄》我完整看完之外,我已經好幾年沒看過任何一集的台灣偶像劇。所以正夯的阮經天的演出我還是第一次看,意外的是我覺得他的演技還算滿好的,角色的話不多但光靠眼神就牽引出層次分明的戲,重要的是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出他還有潛力與空間能再進步,是《艋舺》所有年輕演員中最有大螢幕前景與演員的「型」最為完整的一位。至於趙又廷固然甫拿下金鐘影帝、照理來說氣勢正旺,但是我覺得他的演出已遇到瓶頸,怎麼說呢?如果有看《痞子英雄》的人可以比較看看,蚊子跟吳英雄在整個詮釋上演出實在太過類似。而鳳小岳演出的志龍角色理應有不小的發揮空間,到中段為止意氣風發時跩樣演得自然、然而後半段劇情需要張力的演技,無論在表情與肢體上表現可惜只能算是一般般,尤其是較為稚嫩的音質,就算所演得小頭頭是阿斗型的,在嘶喊的時候未免也太虛了,不但不夠悲憤,感覺還有點像是青少年在跟父母大聲哭腰零用錢減少了。太子幫另外兩位成員蔡昌憲、黃鐙輝所飾演得都屬甘草角色,較為看不出演技。反倒是陳漢典的演出出乎意料之外地好,把無膽又硬要出頭的壞痞子混混詮釋地相當到位,我甚至覺得他在演出上所表現出的才華更勝於他不上不下的主持。另外不得不提的是,最讓我驚豔的是王識賢,演得內斂精準,如果讓他有更多的戲,想必會更精采。
★《情非得以之生存之道》在鹿特丹影展得獎,行銷上也費盡心思,假緋聞、宣傳拍到王又曾與拔邱毅假髮、豆導拍冠希風格的懺悔影片等等,用了上述這些各式花招、儘管用的是商業大片的方式在操作宣傳,票房卻賣得很藝術性!?(我有買票支持!)。所以豆導這次在選角上吃了趁陀鐵了心,找來了兩位當紅炸子雞、也都很有新聞點的偶像掛頭牌(阮經天有過大雕傳奇、趙又廷則是關於金鐘影帝疑雲爭議與仔仔從好感情到感情生變),還有涵蓋各年齡層、與橫跨北中南的綠葉,如馬如龍、王識賢、陳漢典等。而且在行銷手法上面全面升級,封街啦、電影銷售員戴刺青手套都還算小case,拍攝過程中新聞不斷,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阮經天跟趙又廷感情好到拍照時用下半身互靠互頂,你跟你麻吉感情再好會兩個在那邊頂來頂去嗎?創造另類男男新聞點,連同志朋友的市場大餅也都被衡量進去了。
★《艋舺》的場景都集中在大街巷道、住家。雖然說美術設計上已經很辛苦,但我還是覺得應該要多一些店家內部的景,比方說像是雜貨店啦、賣衣服的店啦等。或許呈現上會很費功夫、也容易被觀眾抓到小辮子,但這樣時代感與文化感應該會更強烈才是。
★繼魏德聖之後,鈕承澤也成功占據賣座導演上位。我在《情非得以之生存之道》就看好他作為一個導演的潛力,也許有人覺得我在放馬後炮,但我當初有買票去觀賞(台北也才300多萬票房,一般全台票房算法是將台北票房乘二)、還曾經在敦南誠品看到豆導,豆導大聲問店員有沒有XX書(果然私底下的豆導連買個書還是在潛意識中希望被注意啊!?),之後我有過去跟他說電影很好看,豆導當時回我一個有力的握手。但老實說我當初看好他的,是他較為黑色電影語彙與作為導演的能耐,我知道他可以有票房,卻真的萬萬沒想到他會變成超級賣座導演。誠然,他算是懂得玩行銷的,但我的確也沒想到《艋舺》可以賣到那麼high的地步。 跟靠著《海角七號》成為賣座導演的魏德聖相比,魏德聖固然通俗性更強,但性格上比較像是夢想家,而豆導則像是謀略家,這並非負面的詞,意思指的是豆導的腦袋太聰明,有了這次的成功經驗,相信只要他想,他接下來的電影應該都會賣。
★關於2008的《海角七號》與2010的《艋舺》這兩部台片票房猛作,因為太賣了網路上難免有批評的留言,但我認為這兩部片確實都是水準以上的佳作,兩部電影的共通之處,是在於混合元素,賣得好也絕非僥倖。你說《艋舺》劇情真的很厲害嗎?其實也未必。有像是無腦愛情故事的橋段、武俠小說與歷史小說的橋段、有夠好猜的謎團、情感誇張與氾濫也直逼民視娘家。厲害之處,是在於豆導知道觀眾「喜歡什麼、想看什麼」,並且盡可能讓電影在導演調度、演出、運鏡、場景、氛圍各環節呈現出質感。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