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他鄉Brooklyn/ John Crowley  鄉愁的歸宿/WORDS:無字歪

《愛在他鄉》(Brooklyn,2015)在本屆奧斯卡入圍了最佳影片、最近改編劇本、最佳女主角三項大獎。當我看到電影中的女主角是莎雪羅南(Saoirse Ronan)、由曾寫過小說家兼編劇(《名媛教育》、《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的尼克宏比(Nick Hornby),在觀影前便期待不已。當年在《贖罪》中那攪亂一池春水的小女孩 、如今已然是可以撐起整部電影的謬思了。

 

時代背景是二次世界大戰後,1950年代的愛爾蘭裔因經濟蕭條,有一波美國移民潮。這段不常被提及的歷史,成為小說家Colm Tóibín的故事切入角度,描述愛爾蘭女孩艾莉絲,在姐姐的引薦下,得以透過教會的幫助來到紐約的布魯克林展開全新生活。因緣際會下,在布魯克林的的義大利男孩、自家鄉愛爾蘭年輕仕紳中要做出愛情抉擇的故事。貌似是一部充滿少女情懷的情節,實則不是一般典型的小清新或是大時代的愛情電影,正確來說比較接近一部非典型的成長電影。

50-BROOKLYN-Lionsgate      

1994年出生的Saoirse Ronan,其演技早在《贖罪》就可窺見無窮地潛力,所以對於她的出色自然不感意外,與長她四歲、已成為影后Jennifer Lawrence的鄰家氣息相比,她的氣質更多了份優雅貴氣,扮相與戲路可古典亦可現代;倒是她與Emory Cohen的火花與化學效應就十足教人驚艷了,很久沒有在電影裡看到男女主角互動到連觀眾都能同感怦然。

 

艾莉絲從開場被指點—「如果妳這樣入境美國肯定被隔離檢疫。」、蛻變成在工作上獨當一面、在情感上忠於自我的女性。當寄宿的室友們大喇喇聊著男人的話題、房東搬出原罪來調侃(餐桌對話雖然只是一些無關痛癢的唇槍舌戰,但絕對有替電影加分),不要被艾莉絲優雅文靜的外表給誤導了,她很清楚自己所要的,就連選擇朋友都可看出端倪。當艾莉絲與偏激的壁花室友,在舞會碰上因為「因喜歡愛爾蘭女孩、特別來參加愛爾蘭舞會」的男主角東尼,在他耳畔說:「我等下會跟你走,因為我要遠離那個討人厭的怪咖室友。」(大意),從這個細節來看,她是個不會虛與委蛇的人、更有著外表看不出來的好惡分明,那麼為何她後來會在布魯克林私訂終身的情人、愛爾蘭的年輕仕紳中搖擺呢?

66fc2672-8e3e-11e5-9893-4457865eb50c-1020x549  

艾莉絲之所以會回到愛爾蘭,是因為參加親愛姐姐的喪禮,母親也明白吐露孤身一人的寂寞、毫不掩蓋企盼小女兒在家鄉找伴的心意,艾莉絲之所以在情感上舉棋不定,可想而知並非單一的因素,除了自我的困惑外,與其說是盡對母親的孝道、不如說是有種拋棄姐姐與母親的負疚感,想代替死去姐姐陪伴母親,但最終她還是切開與母親相連的臍帶,離開家鄉、選擇回到摯愛的人身邊。

《愛在他鄉》:★★★★

arrow
arrow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