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ert B. Weide執導的《伍迪艾倫: 笑凹江湖》(Woody Allen: A Documentary,2012)是一部聚焦伍迪艾倫的紀錄片,在府中15只花了二十塊就看到這部電影真是滿心歡喜,本片有兩個版本,DVD是195min,比較可惜的是台灣上映的是113min的版本,對於伍迪艾倫迷來說,絕對是看完會意猶未盡的優質紀錄片。
伍迪艾倫執導的四十多部電影,目前我看過十幾部,不敢說是鐵桿影迷,但他獨樹一格的尖酸幽默、妙語如珠的慧黠總是教人拍案叫絕。伍迪艾倫從小就是他人眼中的奇琶,五歲開始變得古怪,原因是意識到人生有死亡這件事:「別把我算進去」。父母期望他當個藥劑師,然而他卻從笑話寫手發跡—15歲時一天寫50個笑話、定期在報紙發表,十六七歲就賺得比父母多,本性對人群有恐懼的他到夜店表演脫口秀、而意外被賞識踏入電影界,分享其中一則脫口秀笑話,約莫如下:「一對婚姻失和的夫妻,考慮要兩週的旅行找回甜蜜的熱情、亦或是離婚的二選一,最後還是毅然決然選擇離婚,畢竟旅行只能開心兩週就沒了,離婚的開心卻可以一直持續下去。」,他的喜感是殘酷而充滿孤獨感的(所以他也被稱為喜劇的卡繆),即使踩著怪節奏的步伐跟袋鼠打拳擊皆然。
對於伍迪艾倫的創作方法與創作論本片亦有著墨,縱然在電腦發達的現代,他堅持寫劇本用了數十年的德國打字機,將滿意的情節鋪排裝訂在一起,抽屜裡裝滿他的點子紙條,尋找靈感的時候就把點子條灑滿床上逐一審視,他一年拍一部電影的理由如下:「我秉持以量取勝,一年拍一部總有一兩部傑作。我拍了四十多部電影,值得一提的很少,拍電影並不簡單。」,就如同他的妹妹所言:「他的電影即使拍壞了仍有可觀之處。」,固然是創造出無數經典作的電影泰斗的他也有自省:「我沒有耐心,成不了偉大的藝術家,拍完片我寧願回家看球賽。」
對於伍迪艾倫而言電影沒有優劣,優劣只會出現在田徑場上,優劣只存在於觀眾自我的認定,所以《安妮霍爾》在奧斯卡拿下大獎時,他率性的參加了樂隊的表演而缺席。《安妮霍爾》亦被公認是他轉型與突破的分水嶺之作,他的電影從喜劇片段的串連改弦易轍地關注在角色上,魅力的人物形塑點綴他得天獨厚的黑色幽默,無怪乎成就出歷久彌新影史愛情喜劇,不再是荒誕地笑鬧喜劇、而是人性喜劇。在談及《開羅紫玫瑰The Purple Rose of Cairo 》時他說:「人生在世得選擇幻想跟現實,選擇幻想讓人瘋狂,選擇現實則讓人痛苦。」,於是乎「人為何活著」與「神的存在與否」成了他電影中一以貫之的主旋律。
「我多希望我生來是悲劇大師,可惜我不是。」,人們總給生命所有的遭遇賦與各種的意義,彷彿唯有如此才不枉虛度,或許生命的旅程就是一則「悲傷的笑話」,就像影片最後伍導說的:「我達成了每件想做的事情,為何還是覺得自己被整了?」
《伍迪艾倫: 笑凹江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