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_1687247_ff42ee62  祂的名字叫「希望」/WORDS:吳至歪

幅員橫跨五大洋七大洲的《生命中的毎一天》(Life in a Day,2011),Youtube、Scott Free Productions、LG共同企劃,Ridley Scott監製、Kevin Macdonald執導(《最後的蘇格蘭王》導演),號召人們在2010年7月24日拿起攝影機,以「愛、恐懼」作為主題,將一日當中的吉光片羽上傳到Youtube、由總長4500小時的紀錄片段所擷取的精華。

 

從無機質、迴圈般的聲響,漸進到渲染力極強的抒情歌曲,顯而易見的,《生命中的毎一天》並不單單是環繞在柴米油鹽醬醋茶,而是意圖將本來八竿子打不著的影像,串連成具有戲劇張力的紀錄片,難能可貴的是,從剪接堆疊凝聚的芸芸眾生相,就看得出製作團隊並未陷入會令觀眾望之卻步、諄諄教誨的俗套,藉由既遙遠得像是平行世界、又近的像是你我觸手可及的生活光譜,具體而微地呈現人們生活的千姿百態:擦鞋童在烈日當空的午後分擔家計,吃著糖果的表情天真無邪,他的最愛是一台小筆電,在大型圖書館般的維基百科流連忘返,一句:「我小時候一天可以賺現在四倍的錢呢…」,年幼的他對於物換星移的箇中道理,或許已了然於胸。住在墓仔埔附近的男子無法工作, 因為負擔不請14個小孩要看護費(當中還有個20歲的智能障礙的兒子) ,破落的家沒水又沒電,即使生活困頓不堪,對於信仰依然屹立不搖:「我相信上帝,上帝創造了我們這些人,不會只為了要遺忘我們。」。

   24lifeday_span-articleLarge-v3    

最令我心弦為之震動的一段,是名少婦滿心歡喜地要家犬幫忙挑衣,因她即將與遠在半個地球外的老公共渡約會夜,少婦精心的梳妝打扮,然而所謂的約會夜,是透過「視訊」彼此匆匆地噓寒問暖,關上視訊後、少婦得梨花帶雨,那一夜,她又得獨守空閨…

 

《魔幻時刻》導演三谷幸喜曾說:「每個人都可以決定自己的生活要怎麼走下去,最美好的事物不是永遠不會發生,只是它遲到了。」,這是屬於藝術家的浪漫情懷,但對於汲汲營營的凡人而言,往往成了不切實際的一廂情願,一名平凡女孩如是說:「我想證明每天都有一點好事發生,結果什麼事情都沒發生、一天就這樣要過了。」,初衷是想紀錄「存在的證明」,到頭來卻成了「徒勞的最佳代言人」。

某種程度上亦印證了世界上沒有貨真價實的無神論者,能讓信仰各異的人們無異議謳歌的真主之名,祂的名字就叫「希望」。

《生命中的毎一天》:★★★★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