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柯柏格/最後的嬉皮   WORDS:大亨a.k.a.吳至歪

 導演吉姆柯柏格(Jim Kohlberg)的《最後的嬉皮》(The Music Never Stopped,2011)不論從中譯片名還是英文原名,都易令觀眾先入為主的認定是一部音樂片,倘使抱持著看音樂電影的認知,可能會因不符期待而感到失望,但若是以一部親情片來說的話,片中的音樂,對搖滾樂愛好者來說,無疑就有加分效果。《最後的嬉皮》堪稱是一部不過度灑狗血、情意與誠意皆俱的佳作。

 

導演吉姆柯柏格,本來在電影業是資深製片,在拍攝《最後的嬉皮》前,只有執導舞台劇的經驗,而他的第一部劇情長片就拍得可圈可點,實屬不易。《最後的嬉皮》根據腦神經學家奧立佛‧薩克斯的真實臨床案例改編,奧立佛另一個廣為人知的作品《睡人》(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也曾被改編成同名電影,《最後的嬉皮》則是他另一個研究的個案。電影的背景是在1986年,離家出走近20年的兒子賈伯利流落街頭被送往醫院動了腦瘤切除的手術,手術後的他大腦已受損,思考變得遲緩、空白了一大段的記憶、也無法產生新的記憶,恍若還活在反戰、抽大麻、迷幻搖滾盛行的嬉皮時代。父親亨利找來音樂治療師黛安進行治療,發現賈伯利惟有在聽到最愛的死之華、巴布狄倫、披頭四的音樂才會如夢初醒般侃侃而談…在公司擔任了30年工程師的父親亨利、被老闆要求休息,為了醫藥費從未工作過的母親上班養家,而角色調換成「家庭主夫」的亨利,每個早上十點前往醫院陪伴賈伯利,也試圖修補空白了二十年的親子關係…

 

電影以交叉剪接的方式,在今與昔之間跳躍,梳理「為何賈伯利最後毅然決然的離家?」之原由。原來在過往,歧異音樂品味與大相逕庭的政治觀是造成父子兩人反目決裂的兩大因素。父親喜愛的是柔嫩清爽的流行樂、兒子所熱愛的搖滾樂被他視作是靡靡之音。父親將為國捐軀的弟弟當作榮耀、兒子卻在學校的表演中公然燒國旗反戰。回到當下的時間點,則是迴盪今非昔比、人事已非的寂寥悵然。賈伯利要好的團員早死於越戰、初戀女友更是已有三個寶貝兒子的人妻。嚴謹的父親為了讓兒子能對自己說說話,必須聽熟他向來拒斥的搖滾樂,進而感受搖滾樂迥異於流行音樂的生命力、理解兒子何以如痴如狂…甚至當心臟病發在醫院休養時,都在撥打電話,期盼能拿到「死之華」的兩張演唱會門票。當亨利播放著一首首搖滾樂曲時,令我會心一笑、聯想起《失戀排行榜》,可不是嗎?《最後的嬉皮》某種程度來說彷彿親情版的《失戀排行榜》。電影的節奏從初始的鬆散、從中段起轉為集中,片尾的剪接更一鼓作氣將張力驟然拔升,從死之華演唱會現場—>亨利帶兒子回到醫院後形單影隻離去的落寞背影—>眾人穿著黑衣參加亨利葬禮—>回溯剪接到演唱會中兒子親口說出「爸,你是最棒的。」;即使沒有直白露骨地說出「愛」,靠著最溫暖的擁抱,終於得以消融了懸宕二十年的心結…

 

《最後的嬉皮》的最大敗筆,便是男主角的選角有瑕疵。飾演男主角的盧.泰勒普奇(Lou Tayler Pucci)雖然在2005年、年僅二十歲時就靠著《吮拇指的人》,一鳴驚人的拿下柏林影帝的頭銜,但可惜並不是一個有音樂才華的人。彈的部分,畢竟他是確定接拍之後才練吉他、自然無須苛求;然而唱的部分也不行。這對電影來說是一大缺憾,變成當我看到父親不挺他玩團時、我也站在父親立場全然認同(呃…他這種音樂水準,有哪個父母親會接受他去闖一闖…),當看到一個有音樂天賦的音樂人、夢想被阻擋的糾結,勢必更觸動人心與扣人心弦。相信假設當初找來的是一個會自彈自唱(或者兩者有其一都好)、演技不要太差的演員,電影的張力與深度鐵定會提升不只一個檔次。

《最後的嬉皮》:★★★☆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