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S:大亨
松本清張是日本社會派推理的開山祖師爺,並不是說他百分之百是用推理對社會開第一槍的人,而是說因為他作品的暢銷,讓社會派推理的名號正式浮上檯面、進而影響了許多後輩作家。我認為在藝術領域當中沒有真正的「首創」,打下江山的人就是王。就像日本怪傑攝影師荒木經惟講過的心得、或說是感慨「瞬間想到的好點子、這世界大概同時有三個人想到」(大意)。松本清張將推理從「遊戲性、為了推理而推理」轉趨為更嚴謹的氣氛、劃破社會肌理的一把利劍。1958年的《點與線》不是他第一部作品、卻是他第一部推理長篇,是所謂的奠基之作,也是讀者要瞭解一個作家最好的途徑。這部作品有商界和政府不法的勾結、也帶出了政府或大公司高層為了自保,會讓職位還算上的了檯面的B咖出來一肩扛起責任、試圖在颱風尾還沒掃到A咖高官時,將被追究的可能性斬斷。更有甚者,為了確保黑幕不會被揭發、甚至乾脆「封口、索命」處理得一乾二淨地手段。但因為《點與線》篇幅有限,不管是政商界、亦或人性黑暗面,對我而言算是比較蜻蜓點水(當然…也可能是我口味越來越重),最精彩的還是在詭計&推理部分。

(節錄封面介紹):
身陷貪瀆案風暴的官員竟與歡場女子陳屍海邊,是殉情,還是陰險巧設的他殺?暗夜羅佈、重重黑霧的詭譎謎團,環環相扣、分秒必爭的縝密計畫,當官商勾結成一氣,腐敗的權能凌駕正義,嫌犯又有牢不可破的不在場證明之際,真相該如何大白?!
(節錄封底):
一場官商勾結的貪瀆風暴,一件看似尋常的殉情案,
人性的醜惡與悲涼,
從點到線、從線到面,層層剝揭開來……

這本書寫得很好的地方,在網路上查了一下,就我看到的,大部分的人都認為「跨火車月台黃金四分鐘中的目擊、不在場證明」。但我以為松本清張高明的地方是在運用「刻板印象」給小說的提味,可能有人看到這邊會想,不少推理小說不都利用這個,但其實松本清張是把「刻板印象」玩得太有技巧,小說中的警察之所以讓推理一開始就偏離正確方向就是因為「刻板印象」,然而最終能破案的關鍵破口在哪裡?還是「刻板印象」。以一般論來說,「刻板印象」常常會被說成是迂腐或僵化的,但探究為什麼會產生,不也是「經驗累積出來」的,其中固然可能有謠言或有心人士有意無意的誤導,但若是要說「刻板印象」全是錯誤的,那也是一種武斷,或者說–「刻板印象」。而松本清張就用「刻板印象」破除讀者對「刻板印象的刻板印象」(好像文字遊戲…)。《點與線》藉由前後的「刻板印象」,前–「錯誤的刻板印象」、後-「恰好是正確的刻板印象」,一樣的「刻板」、卻產生出截然不同的結果。這是《點與線》中松本清張最讓我折服之處,如此巧思,不正隱喻著人生的無常與弔詭嗎?但松本清張不明著說「無常論」,挑明說就成了老生常談。松本清張暗著來,但也因為手法隱晦,更值得琢磨玩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