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茉莉Blue Jasmine/伍迪艾倫Woody Allen  美魔女貴婦下凡間/WORDS:無字歪 

年近八十伍迪艾倫(Woody Allen)的電影之所以讓我著迷的原因,除了那些殘忍的笑話之外,莫過於他對「人生的意義?」的命題叩問,總是能適切的走在時代當下而不落俗套,與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合作《藍色茉莉》又是一次他寶刀未老的證明。伍迪艾倫曾說:「人們批評我太自戀,後來人們又開始批評我是個自我憎恨的猶太人,但是很少有人批評我不能創作優秀的女性角色。女人可以既是獵手,同時也是獵物。」事實上從《安妮霍爾》、《曼哈頓 》、《開羅紫玫瑰》、《百老匯上空子彈 》、《情遇巴塞隆納》等多部片在描繪不同女性性格面貌均有獨到的觀察力,《藍色茉莉》則是心無旁騖地在形塑女主角的愛慕虛榮與脆弱無助。

 

紐約貴婦因前夫的外遇和謊言使得人人稱羨的生活分崩離析,還被兒子拒絕往來。別無選擇下投靠同個養父母、沒有血緣關係的妹妹金潔。雖已非貴婦身分,卻還是對妹妹挑男人的品味指手劃腳。不時喃喃自語、抗焦慮藥不離身的茉莉找了個牙醫診所櫃檯的工作、為了室內設計師的夢想學電腦,正可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場宴會讓她結識了溫文儒雅、前景大好的外交幹部杜埃,在情場上摔了重重一跤的她,能否能找到天造地設的如意郎君?

Blue-Jasmine-2013-Movie   

這次電影的場景回美國,在茉莉婚姻時期(紐約)與失婚時期(舊金山)穿插,但時序分明不易混淆,電影裡依然保有演員間針鋒相對的言語攻防。「妳的基因比較好」是妹妹對外貌雍容華貴、拜金姐姐的評價,與其說茉莉是個根深蒂固的拜金女,不如說她將普世的價值奉為不容置疑的圭臬。挑選男人除了社經地位外就是看有無貴氣、也缺乏母性的自覺。有一段戲拍得非常滑稽又值得深思,當與外交官交換電話,對方第一次打手機來時,還要沉吟半晌琢磨接聽的時間與說話的輕重緩急,刻意營造出「我很忙碌、也很有行情」的形象。
blue-jasmine-10979258evbql_1713   
弔詭的是,茉莉在潛意識上,並沒有全然接納自我形象。她的自我厭惡轉化為外在的行為表現:「我的愛情婚姻是場騙局、兒子與我切割逃離」,這些念頭與意識未訴諸言語(這樣不免會淪為說教),她的抗焦慮藥吃的口香糖還兇、到情緒臨界點時就旁若無人的自言自語的症狀便不言自明。
blue_jasmine_465  
儘管劇情的鋪排,不難看出伍迪艾倫也心疼著自己一手創造出的茉莉,但他也不著痕跡的表露「可憐之人必有可惡之處」,劇本安排茉莉哈佛的菁英兒子成為樂器行店員,毋寧對「普世價值觀」的一記當頭棒喝。

《藍色茉莉》:★★★☆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