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腥聞》(Nightcrawler,2014)僅花了850萬美金的成本,迄今在美締造近三千萬的票房,無怪乎在2015獨立精神獎入圍了包含最佳劇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剪接等獎項。被不少人喻為媒體版的《華爾街之狼》,也確實男主角都有著相似的個性根基:訂立目標、不擇手段達成,就敘事結構的完整性而言,或許後者更勝一籌,但就主角的「獵奇」感前者尤有過之,傑克葛倫霍(Jake Gyllenhaal)為了飾演本片,為戲犧牲減下13公斤,聳立的顴骨、一雙閃動異芒的暴突雙眼教人過目難忘、不寒而慄,前一次讓我有這種觀影感受的是Edward Norton的《美國X檔案》。
目前分類:MOVIE (392)
- Nov 27 Thu 2014 03:51
獨家腥聞Nightcrawler
- Nov 22 Sat 2014 12:43
一個勺子A Fool
- Nov 15 Sat 2014 03:12
一對一One on One
暗黑版摩登時代/WORDS:無字歪
南韓導演金基德連續三年以他極具個人色彩的作品、在威尼斯影展不缺席,前年以《聖殤》勇奪金獅,將他的聲勢一舉攀向高峰,去年的《莫比烏斯Moebius 》亦出現在非競賽單元,《一對一》入選「威尼斯之夜」開幕片大放異彩。
- Oct 10 Fri 2014 18:20
控制Gone Girl
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向來就是個擅於在電影中揉合驚悚元素的導演,舉凡《火線追緝令》、《鬥陣俱樂部》、《致命遊戲》、《龍紋身的女孩》皆然,至於新作《控制》(Gone Girl,2014),改編自同名小說,找來原著作家吉莉安弗琳(Gillian Flynn)編劇,以一場妻子失蹤的社會事件,一錘定音地直指婚姻的本質和探究媒體的力量,骨子裡流露地仍是人性暗潮洶湧的驚悚。
- Aug 13 Wed 2014 00:30
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
- Jul 05 Sat 2014 14:27
我們最搖擺!We Are The Best!
- May 13 Tue 2014 22:19
魔警
倘若你跟我一樣是這幾年才認識香港導演林超賢,印象不外乎是警匪片《証人》、《線人》、《逆戰》等近作,《魔警》乍看片名,像是警匪電影的範疇,有趣的是,由於導演本人將本片定義為「鬼」片,這裡指的鬼自然不是指超自然現象,而是片中由吳彥祖所飾演的被心魔牽引的警察、一群貪心不足蛇吞象到黑吃黑的黑幫幫眾。
- Apr 22 Tue 2014 00:55
莫比烏斯Moebius
《莫比烏斯》(Moebius,2013)是種拓撲學結構,只有一個面和一個邊界的環狀。韓國名導金基德在這部自編自導(攝影與剪接也包辦)的電影中,張狂地交織著各種你所能想像的到的悖德元素,將之推動到極限,荒唐怪誕之餘偏偏又充滿著說服與震懾觀眾的力道,藉此比喻著人周而復始的無窮盡的迴圈悲劇。
- Apr 06 Sun 2014 09:44
愛與死Love and Death
在2014金馬奇幻影展選映的《愛與死》(Love and Death,1975),對於伍迪艾倫(Woody Allen)與他的影迷來說是相當重要的一部作品。很多人將《安妮霍爾》視為導演轉型為莊諧並重的成功之作,事實上在《愛與死》中,已然看出伍迪艾倫有意識地將知識份子的思想、灌注在他過往被看成荒謬喜劇的電影中,某種程度也定調他其後作品的方向。
- Mar 09 Sun 2014 15:29
泥土Mud
《泥土》(Mud,2012)由《歷劫重生》的青年才俊導演Jeff Nichols(1978年生)自編自導之作,新科奧斯卡影帝馬修麥康納 (Matthew McConaughey),搭配兩個潛力非凡的小童星,也是繼《站在我這邊》、《這就是英國》後,另一部讓我看得揪心的青春成長的動人電影。
- Feb 28 Fri 2014 02:42
KANO小雜感
已經不知道要如何形容KANO給我的這份無以名狀的感動了,185min幾乎全無冷場(讓我想起印度片《榮耀之役》),先謝謝電影所有的工作人員以及我的膀胱。有時看到一部好電影、好小說,真的會深感自己的語言與文字是多麼的貧瘠。很高興在2014年農曆年過完未久就能與KANO相遇。以下用條列式來分享一些心得,以免語無倫次。
- Feb 24 Mon 2014 01:14
莎拉波莉家庭詩篇Stories We Tell
- Feb 17 Mon 2014 00:57
魔鬼知道你死前Before the Devil Knows You're Dead
《魔鬼知道你死前》(Before the Devil Knows You're Dead,2007)本片的片名,典故源自於愛爾蘭的敬酒古老諺語:「在魔鬼知道你死之前,希望已經在天堂待個半小時. 」(May you be in heaven half an hour before the devil knows you're dead)。本作上映時,已故名導Sidney Lumet已屆83歲高齡,也是他的遺作,今年離世的Philip Seymour Hoffman在本片亦有精湛演出。
- Feb 10 Mon 2014 23:18
來參加我參與的《別讓我走》電影小講座吧
各位朋友們,在2/15號(週六),我很榮幸在Co-Labo創意影像團隊的邀請下,與知名電影部落客香功堂(我的偶像耶),在台北東區有場電影的小講座。歡迎大家踴躍參加,想參加的朋友請至活動頁面留言報名。
詳細活動資訊如下:
- Feb 01 Sat 2014 09:51
雲端情人Her
- Jan 21 Tue 2014 23:38
內布拉斯加Nebraska
《內布拉斯加》(Nebraska,2013)由《尋找新方向》、《繼承人生》導演Alexander Payne出生於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本片直接以他的故鄉作為命名,並把彩色電影的構想推翻後製成黑白電影,不難看出本片對導演個人而言舉足輕重的定位,猶如電影中的回歸原鄉。
- Dec 14 Sat 2013 22:26
藍色茉莉Blue Jasmine
年近八十伍迪艾倫(Woody Allen)的電影之所以讓我著迷的原因,除了那些殘忍的笑話之外,莫過於他對「人生的意義?」的命題叩問,總是能適切的走在時代當下而不落俗套,與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合作《藍色茉莉》又是一次他寶刀未老的證明。伍迪艾倫曾說:「人們批評我太自戀,後來人們又開始批評我是個自我憎恨的猶太人,但是很少有人批評我不能創作優秀的女性角色。女人可以既是獵手,同時也是獵物。」事實上從《安妮霍爾》、《曼哈頓 》、《開羅紫玫瑰》、《百老匯上空子彈 》、《情遇巴塞隆納》等多部片在描繪不同女性性格面貌均有獨到的觀察力,《藍色茉莉》則是心無旁騖地在形塑女主角的愛慕虛榮與脆弱無助。
- Nov 30 Sat 2013 00:54
醉鄉民謠Inside Llewyn Davis
喬柯恩與伊森柯恩的柯恩兄弟執導、榮獲2013年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的《醉鄉民謠》(Inside Llewyn Davis,2013),描述出身格林威治東村、60年代的民謠歌手路恩戴維斯 (Llewyn Davis),在這部電影中,表面上是浪蕩的民謠歌手一週的生命光譜,沒有悲劇史詩轟轟烈烈的格局、卻得以將柯恩兄弟以小窺大的功力嶄露無遺。
- Nov 25 Mon 2013 22:35
地獄開麥拉Why Don't You Play In Hell?
園子溫在2013的最新力作、亦本屆金馬影展選片的《地獄開麥拉》(Why Don't You Play In Hell?,2013),找來《不道德的秘密 》中有驚豔表現的二階堂富美,回歸到他拿手的暴力荒誕並行不悖的B級浪漫。園子溫過往的作品,無論是殘酷又有另類喜感的《死魚 》、妖異黑暗的《戀之罪 》、取材古谷實漫畫,描繪血淋淋慘綠寂寥青春的《不道德的秘密》,均在在以猶如重磅拳手般的爆裂力度、叩問逼視著生存的意義與平靜生活的非確定性,至於這部《地獄開麥拉》,假若用一句話形容箇中玄機的話:「壓根是園子溫暗黑版本的《魔幻時刻 》(本作為日本另一名導三谷幸喜之作)!」,除了對老電影時代的緬懷,是一種逆向的熱血宣示!
- Nov 11 Mon 2013 01:11
雷神索爾2:黑暗世界Thor:The Dark World
近幾年美漫英雄改編的電影有志一同的走起人性風,《雷神索爾2:黑暗世界》(Thor:The Dark World,2013)自然也不例外。不過儘管第二集的副標題是黑暗世界,相較於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亦或是今年《超人:鋼鐵英雄》將超人形象脫胎換骨,整體來說索爾2強調的還是所謂的娛樂效果,卻又不像《蜘蛛人:驚奇再起》帶點YA片的青春調調,簡言之,整體基調來講走得是中庸的安全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