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花男孩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史蒂芬切波斯基Stephen Chbosky   獻給所有失落的青春/WORD:無字歪

《壁花男孩》(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2012)是我本月看的第十部院線電影(連同特映),無疑它也是最出眾的一部。本片史帝芬切波斯自編自導改編自己所寫的半自傳同名小說,因此沒有任何改編電影的扞格不入,以舒緩有致的節奏、懷舊浪漫地述說著一個關於閉俗少年的故事,關於童年如何影響著現在、現在又如何牽動著未來。

 

Charlie(羅根勒曼Logan Lerman飾)是個是個寡言害羞的高一新生,才甫開學就已在倒數畢業的漫漫長日,唯有文字是他的興趣,硬要形容的話,像個人畜無害的「壁花男孩」。在寫給的「親愛的朋友」的信中,也紀錄查理的高中的重要片斷:友情、感情、良師、派對、毒品。在學校裡他認識到愛耍寶的Charlie(伊薩米勒Ezra Miller飾),而Charlie沒有血緣關係的妹妹Sam(艾瑪華特森Emma Watson)更讓他情竇初開… 但不可告人的陰影壟罩著Charlie,甚至因極度地焦慮與苦惱而產生幻覺…

 perks-of-being-a-wallflower2PR031012  

硬要雞蛋裡挑骨頭,從理性的角度來看,《壁花男孩》裡的每個學生不分成績好壞、怎麼好似整個高中生涯都在顧著開派對,邏輯上或許有些站不住腳(比較像是大學生的生活)、跟台灣高中生面臨到的「讀書比天高」的文化也相去甚遠。但這樣一部情感表現細密、懷舊浪漫的電影全然征服了我。「物件」的意義取代了繾綣的情話。男孩Charlie愛戀著名花有主的女孩Sam、Sam送了Charlie嚮往未來成為作家的了一台打字機,而Charlie效法著姊姊的男友,用錄音機錄下串連的歌曲作為暗藏情衷的錄音帶(我高中時也幹過這種事,不過是送給住宿生活苦悶的同學),那個年代還沒有Line、沒有What’s  App,人與人透過面對面專注的情感交流,而非在2012的派對上邊開派對、手指忙不迭地滑動著手機,心力一分為二,一半給朋友或情人、一半分給半生不熟的網友。

perks-of-being-wallflower-featured  
Charlie的幻覺/兩個秘密,則解釋了何以他對於感情的退卻躊躇,無論是寧可選擇暗戀與默默守護著與自己有類似經歷的Sam、對於不時給自己經典文學名著閱讀英文老師、直到學期結束才生硬地表達感激之情。一口白牙燦笑時神似日本男星的成宮寬貴的Ezra Miller飾演的Patrick,則如同電影裡的潤滑劑,拉出另一個為愛橫衝直撞的「青春」面向,隱藏在Patrick耍寶浮誇的個性下,原來有個美式足球隊的男友,而他的情人在陽剛形象與朋友群中沒辦法勇敢出櫃, Patric失戀後冷不防給了為自己出頭的Charlie一個吻,如果發生在是在成年,可想見往後相處的尷尬,但少年敏感的心接納了另一顆敏感的心,這是屬於少年獨有的相濡以沫。

121003TGFSperks_6743826  

真心話大冒險的戲,是全戲的爆點;1975年的洛基恐怖秀,則是旁敲側擊地暗渡導演對次文化經典電影的推崇。然而全戲令人心醉神馳的莫過於在隧道裡的戲,鏡頭裡Emma Watson如小鳥般張開雙臂的模樣、光影的轉換與流洩、襯著David Bowie的迷離空間感與歌詞意境遙相呼應的歌曲「Heroes」。隱隱然—「那一刻,我們是永恆的…」的口白在耳邊縈繞,專屬於青春年少的詩情畫意與極致浪漫,每一個失落青春的大人,都不禁黯然神傷…不知怎地,《小王子》的經典名句倏地浮現腦際:「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個小孩,只是他們忘記了…」

《壁花男孩》:★★★★☆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