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勃雷納/搖滾萬萬歲  WORDS:吳至歪

《搖滾萬萬歲》(This Is Spinal Tap,1984)以仿紀錄片的形式拍攝。導演是羅勃雷納(Rob Reiner)自導自演之處子作(在片中飾演為樂團拍攝紀錄片的電影導演馬蒂)。時代背景為1982年深秋,片中刻意杜撰出一支1966年從紐約格林威治村的俱樂部發跡、17年樂團生涯發行15張專輯的英國傳奇樂團Spinal tap,準備用他們的新專輯《 聞聞手套》重振旗鼓、在美國展開一連串的巡演與宣傳活動。此片在IMDB評分高達8.0分、另被認定為經典的搖滾電影之一。

 

各任鼓手的離奇死亡、物化女人的唱片封面被擋駕最後索性改成全黑、樂團簽名會冷颼颼的尷尬局面、熱情有餘執行力卻頗有問題的經紀人、主唱女友的介入樂團事務造成樂團陷入分崩離析的危機。《搖滾萬萬歲》片長約82分鐘,這樣的片長,可以想見不會是訴諸沉重地議題性或深入解析,電影的魅力來自於用一種冷調的幽默感與視角,去看待搖滾樂各種光怪陸離&穿鑿附會&故作氣勢與態度的特有文化、搖滾明星台上台下的反差。

 

恰好《搖滾萬萬歲》冷調幽默很合我的脾胃,電影的雙主角很顯然的是主唱兼節奏吉他手大衛與主吉他手奈基,電影中兩人的瑜亮情結也點名許多知名搖滾樂團經常會面臨的狀況,因為許多檯面上的樂團都是由雙明星所組成的,像是無論聽不聽搖滾、也絕對聽過鼎鼎大名的披頭四與滾石樂團。然而雙頭龍掛帥式的樂團難免會出現意見不合、進而演變成角力戰,而其他的團員在此態勢下又很難維持中立、必須選邊站,樂團的情感裂痕就出現了。不過在電影裡帶有詭譎傻氣、跳躍思考的奈基,鋒芒委實蓋掉了個性較為一板一眼的大衛。在台上酷勁十足的他、在台下是個不折不扣的超級怪咖,連將火腿放進麵包都有自己一套另類的邏輯。冷到最高點的橋段,莫過於奈基強調自己的吉他音箱音量鈕的刻度到11、宣稱此額外的動力可讓樂團達到頂峰,導演依然追根究底地質疑:「那就讓10的音量到最大、幹麻非得要做到11呢?」奈基一時語塞、撇了一句:「這些都到11。」。片中莫名奇妙的笑點層出不窮:少一根筋的經紀人訂旅館房間把7間房變成7樓的一間房、本來要讓所有團員站立的20英呎的石頭矩陣變成18英吋的size(只好請侏儒穿小丑裝在石頭矩陣旁跳舞)。

 

很難想像《搖滾萬萬歲》在當年究竟有多受歡迎?本該只出現在電影裡的虛構樂團Spinal Tap,在90年代,居然以假亂真,當時演出的樂團團員齊聚ㄧ堂,舉辦了好幾場演唱會與電視特別節目。誠然,對14歲起就成為搖滾迷的我而言,《搖滾萬萬歲》並非是一部為之癡狂並引起深思的電影,但作為一部以搖滾樂為背景的電影,算是有達到一定的娛樂程度。

《搖滾萬萬歲》:★★★☆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搖滾萬萬歲 搖滾樂
    全站熱搜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