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S:大亨
山口雅也的《第13位名偵探》是在一九八七年受到JICC出版局邀約、作為冒險小說系列的遊戲書。由於早已絕版,《第13位名偵探》在一些推理小說迷口中成了傳說、並有狂熱讀者用高價購入。因為作家自己也受過絕版的高價書所苦,所以決定重新改寫、重新出版。雖然山口達在後記中段時自謙《第13位名偵探》只是在真正的長篇小說處女作《活屍之死》之前—「以不牢靠的步伐進行的助跑而已」、但在後記結束前,又改口說這部作品是「本格叔叔所管理的熱鬧遊樂園」,從內文的前後矛盾來看,感受得出山口達也對這部作品是著實有份特殊而微妙的情感。


(此段轉載誠品)
偵探大師協會公告
連續殺人魔「貓」以偵探為目標,已經連續殺害十二位偵探了,偵探界人心惶惶,大家都害怕自己會成為下一個目標!而我偏偏在這個時候與一具偵探的屍體共處一室,還失去了記憶!這個人是我殺的嗎?我真的是「貓」嗎?如今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尋求偵探大師的幫助!現在,請睜大你的眼睛,不要放過任何一個線索,因為你(沒錯,就是正拿著這本書的你),將是幫我洗清冤屈的關鍵!

我一共有三位偵探大師可以委託:
#1亨利.布爾
專長:神祕學、不可能的犯罪,對弔詭案件尤其拿手。
代表案件:薛爾頓飯店三重密室案、黃色魔法陣凶殺案、音痴幽靈消失案破案
分數:89。
收費:A-I級。
#2麥克.D.巴羅
專長:拳擊、射擊,擅長調查地下組織犯罪,尤其是毒品和暴力事件。
代表案件:加勒比海幫販毒案、倫敦銀行搶案。
破案分數:85。
收費:A-I級。
#3貝芙莉.路易絲
專長:考古,擅長處理離婚訴訟。曾獲「瑪波獎」,對死前訊息有精闢見解。
代表案件:哈洛德百貨公司珠寶竊案、美容中心凶殺案。
破案分數:82。
收費:A-II級。
到底該選哪一位偵探大師,才能夠幫我洗刷冤屈、揭開「貓」的真面目呢?當然,還要找出最最重要的答案──我,究竟是誰?


故事背景設定在二十世紀末平行世界中的英國,英國面臨經濟長期低迷,造成高失業率、犯罪率,為了加強警力放寬錄取標準,因此有許多放浪形骸的年輕人投身警界的怪異現象,對社會也似乎未產生任何正面成效。人民不信任貪腐昏庸的警察體系,造就了英國「偵探大師協會」的崛起,偵探地位遠高於警察,依據愛德華法可以優先72小時(三天)來辦案。偵探等同於貴族般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每三年根據破案分數,遴選一次象徵偵探界的最高榮譽「偵探皇帝」,並由國王任命,權力大到幾乎只在國王之下,可以掌管「偵探大師協會」、司法、警察機構。而在高齡八十歲以上的福爾摩斯二世為主賓、世界各地的名偵探即將齊聚在貝克街的「偵探大師百年慶」(紀念福爾摩斯第一篇案件紀錄《血色的研究》一百週年)之前,兇手「貓」根據「十三個獵人之歌」來殺如獵犬一般四處嗅聞的偵探、並都會留下跟貓有關的遺留物品,已經殺了十一位優秀的偵探…沒想到連當今偵探皇帝布朗寧爵士也遭殃,一身水電工打扮、負傷的「我」在密室中醒來,發現屍體,並遺忘了一切… 這時龐克刑警基德與同是龐克族與刑警的女友蘋可趕到現場,直指「我」就是兇手,「我」襲警逃出後發現原來自己身處「偵探大師會館」,發現了一個特殊裝置的空間,可以自行在三位風格各異的偵探之間選擇…


就像小時候玩的電腦遊戲,根據不同的選擇會有不同的情節,此作就像是「紙上遊戲」。但作者利害的地方不僅於此,拓展出的世界是多重並行的時空。也就是會把選擇三位偵探上所遭遇到的狀況都寫給你看,而且當在途中下錯決定的時候,還會回到選擇當下重新選擇另個選項,使我聯想到了電影《蘿拉快跑》,但蘿拉快跑是三段式的。但作者安排的「三種偵探情節之下」又把其分岔路口般作出的錯誤選項,優先給讀者看過之後再進行倒帶重來。最有趣的莫過於山口達也對推理前輩作家所「催生」各類型偵探的惡整。像是選項1的知識包山包海的亨利.布爾自稱恩師是基甸‧菲爾(「密室之王」約翰‧迪克森‧卡爾筆下的安樂椅偵探,亨利.布爾還像《三口偵探》裡的基甸‧菲爾一樣,發表自己的密室論)。而選項2的麥克.D.巴羅則是承襲硬漢派始祖「達許.漢密特」的硬漢型偵探,專長是針對地下組織犯罪,因為曾是拳擊新人王,所以對自己的身手很有信心。選項3的貝芙莉.路易絲則是少見的女偵探,女性特有的細膩與惻隱之心,讓她在辦案時著重在心理分析的部分。


(有洩漏情節,斟酌閱讀)
山口達也雖然讓讀者自行選擇偵探,但我相信絕大多數的讀者都會把三個偵探的故事線給讀畢。但最後還演變成三個偵探推理時顧此失彼、搞到互控是兇手,推理到後面皆無法自圓其說。其實到最後會發現,不管選擇哪位偵探,皆不會影響到最後的破案發展。雖然不能算是「偽選項」(畢竟有意義在,讓讀者看到不同性格在思考上容易遭遇的盲點,不過選項最大作用還是為了增加閱讀時樂趣)。這是因為三個在推理上都有漏洞,而這些漏洞都是肇因於抱有的「成見」。亨利.布爾根本是個密室狂;麥克.D.巴羅則說「密室這種東西,不在硬漢的思考範圍之內。」;貝芙莉.路易絲則太偏重心理分析、未充分掌握現實的證據。這是因為他們都一致忽略了「我」的存在,從一開始案發現場就不是一個真正的密室。反而是想組團可能勝過想辦案的龐克刑警基德:「我發揮了龐克人的精神,沒有採取先入為主的觀念,完全顛覆罪初思考的方向,決定從和一般人完全相反的方式來思考。」,將龐克族「反體制」轉化為「反常的假設」,撞擊三位偵探的盲點並順利破案。

「不要有偏見,不管是對龐克族還是任何人哦」,作者沒有說這句話,但基德的一席話也涵蓋了下面的「明說」,簡直就是有教育意義卻又不著痕跡啊!

《第13位名偵探》是一部不論是大朋友、小朋友都能樂在其中的小說,非常推薦剛開始想要接觸推理、卻淹沒在茫茫書海不知該如何「下眼」的讀者。

評《第13位名偵探》:★★★★
推理小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