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S:大亨
宮部美幸於1993年發表的《火車》榮獲第六屆山本周五郎賞。雖然台灣「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於97年4月11日開始實施,就法令上來看,可能跟《火車》發表時的時代背景稍有差異,但正所謂好的作品足以通過時代的考驗,這部主題為「信用卡」的社會派小說,如今讀起來毫無與時代脫節之感。宮部美幸在書中所呈現的青年對金錢、物質、表象深深嚮往的浮華價值觀,在十七年後的現在,不但沒有改變、還變本加厲。


故事以一名停職中的刑警本間俊介受到遠親的委託,代為奔走與尋找其失蹤的未婚妻關根彰子。失蹤案本來就已經有神秘色彩,在調查的過程之中發現事件比想像中還要來得複雜棘手。原來這個女人是在被未婚夫發現有破產經歷後才失蹤的…而更驚人的是,漸漸揭發出她拋棄過往姓名、身分、甚至是生活中的一切,跳上其他命運火車…。在這部以金錢&物質價值觀、濫發與濫用信用卡引發的社會現象為題材的小說之中,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宮部美幸切入的角度相當與眾不同:「在現代社會中,會被信用卡、現金卡搞到破產的,都是很老實、非常膽小懦弱的人居多。」。村上春樹在演講時所說的「站在雞蛋的一方」。宮部美幸也一樣,她一直是站在弱勢者的角度設身處地的著想、給予最溫柔的凝視,她是我看過最有「同理心」的作家,幾乎無作家可出其右,她是「素人觀察家」、更是「素人發聲者」。以作者的觀點來看,負債者並非全然是肇因於「自我控制力薄弱」,而是被媒體、廣告行銷所堆砌而成的紙城堡所迷惑,以為金錢是通往幸福的唯一道路。人去追求基本物質、或是稍高於基本物質水平並沒有錯,這確是賺錢與工作上的動力。但我們真的需要如此泛濫的物質嗎?我們究竟是「需要」還是「想要」、抑或是被灌輸成「你需要、你想要」。就像單以名車來說好了,如果在一些有著美麗市容的國度我絕對可以理解,但以台灣的坑坑巴巴道路狀況與絕大多數缺乏美感的建築,真的能夠享受快意的駕馭樂趣嗎?很顯然的,砸大錢買的是社會地位的勳章,當然,如果家財萬貫,錢要怎麼花是自己的自由。但當平民的金錢價值觀、消費習慣跟富人看齊,那麼快速取得物質的方法就是使用信用卡。

以下節錄書中的一段:
「她又沒錢、沒有學歷、沒什麼特殊的能力,就連長相也不是美得能夠靠它吃飯、頭腦也不是很聰明。只能在三流以下的公司做些事務工作。像這種人心中總是描繪著從電視、小說、雜誌中看見聽到的富裕生活。過去的人只會把這些當作是夢想,想想便算了,要不然就是努力朝夢想邁進,而實際上出人頭地的人也是有,但也有人因此誤入歧途被逮捕。但過去的情形總是比較單純。不管用什麼方法,都得靠自己的力量築夢,或是礙於現狀放棄,不是嗎?」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夢想無法達成,卻又不甘心這樣子放棄。所以會有希望達成夢想的感覺,並沉醉在那種感覺裡。而達成夢想感覺的方法很多。以彰子的情況來看,剛好就是買東西、旅行、朝花錢的方向來達成。這是因為有限制少、手續方便的信用卡、地下錢莊存在的關係。」


就如同宮部美幸所傳遞的,在消費過程之中,買的不僅僅是物質本身,更是隱沒在背後的「象徵性與錯覺」。當然100%的物質主義者也可以反駁「藝術不也是錯覺」,事實上連哲學家尼采都有類似的觀點:「藝術,它在人生的光景上披上了一層含混的思想的面纱,使生靈挨過生涯。」。但真心喜歡藝術的人,面臨幻想泡泡破掉時是更痛苦、還是較有療癒的力量因人而異,但終歸是比落入難以翻身的金錢無底洞漩渦要來得好多了。


以整體佈局與細膩度來看,雖然1993年的《火車》也是宮部美幸社會派小說的名作之一,但若是與1999年榮獲第120屆直木獎《理由》相較,其實還是遜色了一些,主要是這部小說的筆法對我而言實在太冷調,如果抽掉故事性,似乎也可以取個「物質主義與信用卡的依附、連帶關係」的標題當作社會學的論文。但無論如何,《火車》還是一部值得推薦的佳作,已經發表了十七年、相信再擺在十七年後的書架上,也絕不會過時。

評《火車》:★★★☆
推理小說



節錄:
(P.187)本間知道這個男人很喜歡小動物,連以前住的公寓裡的老鼠都一一給牠們取名字。之後甚至只要聽聲音就知道那隻老鼠出現了。一開始他坐在從來不收拾的床上,盤腿看著天花板說「現在的聲音是克莉絲汀,她和亞蘭正打得火熱」時,本間還以為他瘋了。

(P.225)在公共場所使用手機講電話的人,為什麼都剛好聲音很大,而且都長得一副欠揍樣子呢?

(P.228)安穩行進在軌道上的火車慢慢地、慢慢地開上危險的坡道,而一個小小的轉轍器正誘導它往前面即將腐朽的木橋上開去,橋下是懸崖峭壁。轉轍器無聲無息地運作,改變了火車的軌道路線……

(353~354)
「那女孩會開始迷上信用卡消費,是因為在過程中逐漸沉浸在錯覺裡。」

「錯覺?」

「是的,沒錯。」

富惠美攤開雙手說:

「她又沒錢、沒有學歷、沒什麼特殊的能力,就連長相也不是美得能夠靠它吃飯、頭腦也不是很聰明。只能在三流以下的公司做些事務工作。像這種人心中總是描繪著從電視、小說、雜誌中看見聽到的富裕生活。過去的人只會把這些當作是夢想,想想便算了,要不然就是努力朝夢想邁進,而實際上出人頭地的人也是有,但也有人因此誤入歧途被逮捕。但過去的情形總是比較單純。不管用什麼方法,都得靠自己的力量築夢,或是礙於現狀放棄,不是嗎?」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夢想無法達成,卻又不甘心這樣子放棄。所以會有希望達成夢想的感覺,並沉醉在那種感覺裡。而達成夢想感覺的方法很多。以彰子的情況來看,剛好就是買東西、旅行、朝花錢的方向來達成。這是因為有限制少、手續方便的信用卡、地下錢莊存在的關係。」

「提到我所知道的方法--對了,我有個沉迷整型的女性朋友,大概已經將近整了十次臉吧。她深信只要變成鐵面般的完美女人,人生就會變成百分之百的彩色,變得幸福。可是實際上整了型,她所認為的『幸福』卻沒有到訪。沒有出現什麼高學歷、高收入的超級帥哥把她當作『女王』看待。於是她便一而再地繼續整型下去,整了又整,還是不滿意。同樣的理由,也有沉迷於減肥的女人。」

「男人也是一樣,說不定這種人比女人還多呀。拚命用功想進好的大學、考進好的公司,不就是嗎?他們搞錯了,沒有資格笑那些拚命想減肥的女人。大家都是活在錯覺中。」

那也是一種錯覺吧?以為「只要擁有自己的房子,人生就會幸福,就能保證富裕的一生。」
「以前大家缺少的是把自己往錯覺裡推的資金,不是嗎?當時這種資金可用的對象、能夠引發人們錯覺的種類也比較少,比方說是像塑身、美容整型、超強的補習班、刊登一堆名牌的目錄雜誌什麼的,過去都沒有。」

「然而今天什麼都有,想要做夢太簡單了,可是那是需要資金的呀!有錢的人可以用自己的,沒有錢的人,便『借錢』當作資金,就像彰子一樣。我也曾對那女孩說過,妳這樣子就算是操勞拚死也要借錢,買一堆東西、奢侈過日子、身邊圍繞著高級品,便覺得實現自己高級人生的夢想,變得幸福了嗎?」
(P.355~356) 「我老公曾經說過一句話,我覺得他說的真好。你們知道蛇蛻皮是為了什麼嗎?」

「什麼是蛻皮?」

「就是脫掉一層皮嘛,那可是很拼命的,需要相當大的精力的。但是蛇還是要蛻皮,你們知道為什麼嗎?」

「不是為了成長嗎?」

「不是。我老公說蛇不斷地一次又一次拚命地脫皮,是相信總有一天會生出腳來,總是期待就是這一次了吧、就是這一次了吧。」

富惠美輕聲自言自語說:「是蛇又有什麼關係,就算不長腳也無所謂。蛇就是蛇嘛,不也是條好蛇。」

「可是蛇認為有腳比較好,有腳比較幸福。以上是我老公的高論。接下來才是我的看法,這世界上有很多想要有腳卻疲於蛻皮、懶得蛻皮、忘記如何蛻皮的蛇。於是有聰明的蛇賣給這些蛇可以照見自己有腳的鏡子,於是有些蛇就連借錢也想要買到那種鏡子。」

關根彰子曾經對溝口律師說:我只不過是希望過得幸福。

本間腦海中浮現出鐵軌轉轍器的畫面。

(P.383)其實想一想,栗坂和倉田也很相似。他們出生在富裕的家庭,在學校都是資優生,不辱沒父母在社會維持一定的體面,風度翩翩,擁有平均以上的能力。而這種出生教養好的青年,在內心深處總是隱藏著對父母的抗拒心—並非是不良少年用暴力表現的那種陰暗面;而是面對堅強而偉大的父母,給予自己幸福童年、為自己安排理想人生軌道的父母所產生的對抗心。

(P.418)你們所生活的社會裡面,將充滿了以爆發性、兇暴力量等犯罪行為來解決「無法成為原本該有的自我」、「無法擁有原本該有的東西」等忿恨的人們。

(P.419)
「他說社會上就是有些人總是看不慣別人做的事。」

「是嗎?」

「而這種人只要發現自己不喜歡的事,就會想要去破壞,就會編出破壞的理由。所以為什麼要殺死呆呆﹖田崎說了很多理由,但都是不成理由的理由。所以說重點是,不是他在想什麼,而是他做了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