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S:大亨
過去讀宮部美幸的小說,讀完後總是殘餘著一種不上不下的古怪感受,談不上多喜歡,卻也斬不斷使我繼續讀她其他作品的動力。今年又多讀了不少宮部美幸的作品,好感度直線上升。其中又以《模仿犯》、《理由》、《怪談: 三島屋奇異百物語之始》尤為喜愛,這部《R.P.G.》固然篇幅輕薄,倒也不容小覷。


《R.P.G.》揉合包青天審案般的形式,但讀到中段時,會讓我想到《理由》。不僅皆跟親情相關,而且在於宮部美幸一向最擅長的,以那種無機質、無多餘添加物的文字去交代案發的地點、受害者、留下的證據和謎團。或許這樣精簡交代案件人、事、地的寫法源自於曾擔任法律事務所當速記員的經驗影響,但隨著故事進展,幾乎每每都會感受到作者的筆觸透著其溫暖凝視和事件角色共進退的感同身受。


《R.P.G.》是由故事裡「虛擬家庭遊戲」探討親情與孤獨的故事,當現實與虛擬的藩籬與隔閡被突破之後,又可能會牽引出什麼樣的事件?作者以拼拼圖般的節奏和技法,碎成東一塊、西一塊的將本來支離破碎地事件全貌逐步還原在讀者眼前,雖是社會派小說,兇手很好猜,但留著推理血的宮部美幸最後還是忍不住添加了小小的「意外性」(雖然在我看來很硬拗,意外是意外,但意外的點是沒想到竟然為了意外而意外…)。看到「虛擬家庭遊戲」一開始是經由電影討論網站加原律子用的匿名和所田良介的女兒同音,引起雖然已婚但仍持續尋求年輕女性依賴的所田良介的注目,也不會後來發展成因為好奇心和孤獨感加入的虛擬兒子和媽媽,一切皆因「湊巧」,雖然有一種說法認為注重邏輯性的推理小說不能夠太強調湊巧,但弔詭的是現實中所有的好運道或厄運降臨經常都是「湊巧」,這也是為什麼雖然我是推理迷,最注重的卻不是詭計謎團的意外性或精緻複雜度、而是故事性與氣氛。


另外《R.P.G.》是2001年8月出版的作品(此指日本發行時間),距今還不到十年,當然都市化的冷漠疏離依舊持續,但「虛擬家庭遊戲」在現實中幾乎已經轉換模式了,這也令我強烈感受到時光之飛速。小說裡的聊天室、留言板如今看起來竟然已經過時了!在現今已經被臉書所取代,在聊天室、留言板還盛行的時代,或許許隱蔽性是使用者最在意的,也就是那種非透明性和私密性讓使用者趨之若鶩;但臉書卻非如此,公然玩起曖昧和調情似乎反而才是時代的趨勢。而且真要說的話,故事裡所謂現實與虛擬的界線、虛擬滲入現實,在現今社會變成老調牙的議題了。如今所謂現實&虛擬早就主客異位、分野不明,「現實充滿虛擬感、虛擬即現實」。


最後我想節錄書中節錄、宮部美幸在後記附錄的日本詩人西条八十所寫得《蝶》(突然想到他的詩《麥秸草帽》也曾在社會派推理名作《人間的證明》被引用、甚至是貫穿全書謎團和意旨的關鍵呢!)

西条八十/《蝶》

やがて地獄へ下るとき
そこに待つ父母や
友人に私は何を持っていかう。


たぶん私は懐から
蒼白め破れた
蝶の死骸を取り出すだろう。

そうして渡しながら言ふだろう。

一生を
子供のようにさみしく
これを追っていました、と。


當我在下地獄的時候,
我得帶點什麼東西,
送給在那裡兒等待我的父母與友人呢?

或許我會從懷裡拿出
蒼白且破碎的蝴蝶屍骸吧。
在交給他們時,

我會這麼說,

我這一輩子
就像個孩童般,
孤獨地追尋著它。

評《R.P.G.》:★★★☆
(一句真言:雖然2006年就開始陸陸續續讀宮部美幸的作品,但直到2010年才真正喜歡起她的小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