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S:大亨
人性是我有興趣的領域
因為我覺得
不管是關係多緊密的人
終其一生
我們都無法了解任何人深處地想法
不要說了解他人
很多時候
恐怕都無法了解自己,替自己定位
雖然我不是讀心理系,不是正統地學習
但我認為坐在教室,聽老師講
學不到什麼東西
自己去接觸相關書籍
生活上去敏銳地感受
聆聽自己地內心發出地聲音
反而能收穫不少


會讀”上帝的黑名單”這作品
也是基於這個原因
裡面介紹了美國七位連續殺人犯
也有提供他們的檔案照片,估計的殺人人數
我有興趣的
不是在於殺人的手法
或是這個一共殺了多少人
(如果我對這些有興趣的話,看到這邊你應該會抖一下吧)
有興趣的地方
是在於這些人的生長環境
還有犯案時的心理狀態
絕大多數的連續殺人犯
都是生長於問題家庭
小時候有被欺負的經驗
自己的經濟狀況也不是很富裕,穩定等等
舉個跟書比較無關的
像是維吉尼亞理工學院趙承熙的事件
他一共殺了三十多個人
但並不能以他只是”瘋狂”
這樣簡單明瞭地為這場校園大屠殺定調
他在自殺後意識的最後一秒
我想他都不會覺得自己做錯什麼
因為他的沉默,不起眼的外表,神祕的刺青
被同學當成一個怪物
人際關係與異性情感上
都四處碰壁
不但如此
同學餵他吃垃圾
惡整他,嘲笑他
最後他終於以他自己認為的”正義”
結束這難以忍受地生活
隨意殺人當然不是正義
但如果就他的立場
生活在異鄉
又缺乏存在認同感的他
殺人不只是種報復
更是表現自己的最終手段
回過頭來
我們又要想
到底是趙承熙比較病態
還是那些成日惡整他的東西比較病態呢
但還是有殺人犯的出身背景
其實是沒什麼太大問題
甚至外表一表人才的都有
這個就值得探討了
有人說過
環境是裝載人的容器
人在怎樣的環境待久了
就會變怎樣的形狀
但如果出生在還算和睦的家庭
小時候的個性也很平穩
那要怎麼說?


這是更複雜的層面了
先把數據擺一邊
這邊粗略地講一講
我的看法是這樣
就像”罪與罰”當中的角色一樣
人性
本來就像是個鐘擺
保持在一種無時無刻左右晃動的狀態
就像沙特說的
人是被拋到這個世界上的
既然是被”拋”的
對於這個環境越是理解
對於存在就越是不能理解
人之所以會晃動
也正是因為生命中的不安與惶恐
人的正面是充滿色彩的光景
也就是我們所謂的現實
但是反面則是潛伏地暗影
也就是我們所謂的虛幻與死亡
誰說亡魂在生死邊界徘徊?

我們
現.在.就.在.生.死.交.界.徘.徊
在這種狀態之下
人會衍生焦慮
久而久之
會產生一股反彈力道
更不用說那些精神上受過強烈創傷的人了
有些人會把這份力量
投入於工作上
投入於興趣上等等
但有人卻可能把它花在犯罪行為上
這個時候
不要說道德教育可以發揮效用
就連法律都是沒什麼約束效果的
更何況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
法律所禁止的是"人其實是喜歡做的事情"


這也是我會那麼喜歡卡夫卡的原因
卡夫卡所寫的東西
沒有情色,沒有暴力,沒有鬥智
也就是說
沒有運用任何讓人會心跳加快的元素
但卻能壓倒性的衝擊自己
他寫的故事
唯一的情緒就是焦慮
無止盡的焦慮
那正是我們自己生活的忠實寫照


好像又扯太遠
來結尾了
這本盧春如所寫的”上帝的黑名單”
是比較像是犯罪心理的入門書
(Ruby自己大學就是讀相關科系)
犯案過程不會提的太深入
生長背景,家庭背景皆有著墨
對犯罪心理有興趣
但是之前又沒有什麼研究的話
這本書可以當入門書來讀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