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S:大亨
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到
去年的這時候
有本雜誌悄悄地消失了
名字叫做---UN!次文化誌
這本雜誌出了大概七八期吧
我有買了三期左右
大概就在去年的這時候停刊
雖然在UN!次文化誌的還保有的streetvoice的網頁上
寫著大復活ing
不過目前也沒有看到具體的重新發行
(留言板上是說要轉由網路經營)
其實可以看出一本文化雜誌
要在台灣衝出來的困境
美國有滾石雜誌
台灣呢?
雖然便利商店架子上滿滿都是雜誌
不過幾乎不外乎是服飾,3C,財經的相關雜誌
幾乎看不到一本屬於台灣次文化的雜誌


昨天翻了手邊有的UN次文化誌
重新閱讀一次後發現
這其實是很有野心的雜誌
為什麼還是最後默默收場呢
先不談通路問題好了
假設當初是因為銷路不佳而停刊
我整理出了兩點
首先
我認為問題出在企圖心”太過”上
找來了1976阿凱,MC HOTDOG,大支寫固定專欄
內容涵蓋搖滾樂,電音,嘻哈,夜店文化,還有美學相關的藝術等
每個月還會訂一個主題
看起來挺不錯的吧?
但一本厚度偏薄的月刊
(一開始甚至是雙週刊形式)
不足夠的篇幅
卻必須去承載五花八門的資訊
自然會顯得雜亂而沒有重心了
這個想要沾一下,那個想碰一點
前面是阿凱,熱狗,大支專欄
中段來篇正經八百電子音樂的精闢文章
中後段急轉直下跳到了夜店女王的專訪
(還會附上不同夜店的夜店妹照片跟簡短自介)
最後
從透著慾望訊息的肉體
跳到了美學圖像設計師專訪
把設計師的作品印在雜誌上
一連串快速的轉換
的確會造成讀者一點錯亂感
(每個區塊分配到的頁數可能只有1~4面)


但今天對特定領域有興趣的人
會因為裡面有出現幾頁內容去買嗎
恐怕不會
如果這是一個網站型態去推
或許還有機會行的通
(就像我的blog也是內容亂七八糟…)
但如果是以商業銷售形式去發行
我認為領域還是要有一定的明確性
當然可以遊走在不同領域
但是主軸還是要有一個方向
想要通通抓
反而會一個也抓不住
其次
我覺得UN次文化誌
裡面專欄的寫手
程度上是有一些落差在
這種關於各類型藝術的文章
只要寫手的程度差異稍大
就算寫的領域不重疊
斷層還是會很明顯
(如果是球類運動類雜誌,也許還可以勉強矇混過去)


台灣的線上的音樂型態是固定的
缺少了音樂該有的多元面向文化
文字閱讀方面
金石堂跟出版商鬧出了金錢糾紛
前幾年很硬,完全不打折的指標性書店誠品
也軟化而開始有部份折扣
文字的文化
似乎同樣深陷泥沼中
繪畫,美學方面
更是一向不被重視
你叫的出幾個畫家名字,電腦繪圖師名字?
台灣目前受歡迎的次文化,藝術
似乎只有服飾而已
然而服飾設計往往又有太多日本品牌,歐美品牌影子在
(大多數顧著操作商業手法罷了)
短時間內
應該還是會原地立著棒子團團轉


不過不管怎麼說
還是希望能替自己的興趣多做一點事
大家都説學歷不好就死定了
我的大學文憑不是我自誇
就是被歸類在"死定區"的
算了反正沒興趣的事
我也實在勉強不來
自己怎麼想也不適合當個純粹的上班族
仔細想想
我擁有的最大籌碼
竟然就在於我一個籌碼也沒有
所以不用去考慮或擔心會不會輸的一蹋糊塗的問題
這不是詭辯
因為事實似乎就是如此
真不知道該高興還是該難過
總之繼續充實自己就沒錯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