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s:大亨堡
卡繆(1913-1960)
法國小說家(也身兼劇作,評論)
更是出名的存在主義的哲學家
1957年得到了諾貝爾文學獎
1960年一月四日原本要坐火車到巴黎
最後卻上了朋友的車
而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
結束了不到四十七歲的壯年生命


異鄉人是我接觸卡繆的第一本書
這本書也是他的經典代表作之一
以下聊聊看完的想法


沙特曾經對"異鄉人"提出他的敏銳地分析
認為"好的小說,隨著時間,會變成完全像自然現象一樣的東西,我們忘掉他有作者,
它們被人們接受,就像石頭或樹木一樣,只是在那裏,只是因為它們存在."
所以"異鄉人"被沙特認為不算是小說
而是傑出的寓言
劇情的大概是
主角穆梭參加母親喪禮
穆梭沒有流眼淚
在門房問他是否需要看母親屍體遭到穆梭拒絕
還抽了菸,喝了杯咖啡牛奶
隔天跟著舊同事瑪莉相遇
去看了喜劇電影並且帶她回家親熱
應友人雷蒙之邀
去海濱別墅遊玩
隨後因天氣太過炎熱
而射殺了一個與雷蒙結怨的阿拉伯人
檢察官依據這先前種種
判定他是個冷血殘酷之人
陪審團宣告了他的死刑
但是就算在死前
穆梭還是沒有因此改變他的態度


我的看法是
其實穆梭只不過是一個奇特的平凡人罷了
雖然對於母親的死
並沒有激動的情緒
但這並不代表他是個無感情之人
他也希望他寧可母親是活著的(書中有寫)
母親喪禮的事情
影響最後判決一個最重要的依據 然而這對穆梭來說
這是難以脫逃的宿命
因為社會既定的標準跟價值所箝制的
"母親的喪禮一定要經過以忍受的悲痛時期"
這樣的是種無形制約的規則
沒有經過難以忍受的悲痛情緒
反而這等於是沒有良心的烙印一般
穆梭當初把母親送到了養老院
也很單純的是因為跟母親沒有話題
認為到 自己的經濟能力有負擔
(這幾乎在很大比率的家中發生)
如此純粹而已
穆梭並不是真的心中對母親沒有絲毫懷念
這點從他會想到母親跟她提過的話
就可以看出端倪
只是母親的死
對他沒有造成什麼痛苦
而也因為如此
射殺阿拉伯人的事件
就可以用簡單的邏輯 去推論
母親死亡沒造成痛苦=是個無情冷血之輩
但人的思想卻不是數學的公式啊


本書的荒謬感
是用主體跟客觀的對比來讓人感受
每天生活沒有什麼變動
跟普羅大眾一樣的穆梭
沒有什麼動機的殺了一個人
那槍聲破壞了他所擁有的最低限度幸福
以及生活的平衡
當指控他的人說著他們眼中的穆梭時
他難以把對方眼中的自己
跟自己所了解的自己
兩者想像成同一個人
他感受到的是無比的荒謬跟有點置身事外
直到門房說他拒絕看母親屍體,抽煙,喝咖啡牛奶時
穆梭終於感覺到了群眾憤怒的氣息
才知道"原來自己是有罪的"
死刑宣判確定後
牧師也沒辦法去改變已經認為
"整個人生都是荒謬的"穆梭了


這部小說
跟我看過的另一本"麥田捕手"相比
主角都是偏激的角色
但我卻比較喜歡"異鄉人"的穆梭
"麥田捕手"的荷頓是青少年式狂氣的叛逆
其實思想建構的並不是穩定的
而穆梭的思想則是嚴謹的
荷頓這個人的感覺是打上了"問號"
而穆梭"人生是荒謬的"想法
卻堅定像是不能修改的句號一樣


人生是不是荒謬的
雖然我認為是
但既然目前是活著
荒謬的話也還是要充實的
充實並不是指讀頂尖大學,賺一堆錢,然後在用錢買異性的心跟身體
這樣也是被社會,被媒體制約了
當然如果你認為這樣是對的
去執行是沒有錯的
但如果你有點遲疑
那就應該要去找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