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大亨堡
一本銀座年輕人的雜誌"AG"
曾對村上春樹的作品介紹如下:
"細部極為鮮明,而且行文流暢毫無破綻。片斷的接續,不妨礙流暢,卻更添加彈性、顯得生動活躍,達到畫面也難以企及的效果。……"
1973年的彈珠玩具
是村上春樹的第二本作品
書中所的形容詞跟語句
可能是主角一個在平凡不過的動作
都像電影般的畫面的呈現一樣


這本書中
書中人物"我"跟"老鼠"跟酒吧老闆"傑"
是延續"聽風的歌"下來的
從這方面看來可以說是續集
但其實單以內容來說
是沒有什麼太大關連
這本書的寫法跟"聽風的歌"來說相比
就更加顯得抽象了
以兩個人物,雙線來寫
"我"的劇情是比較有點超現實的
"老鼠"的劇情則是比較合乎現實
是在傳遞在工商化,商業化,都市化快速步調的現今社會中
被拋棄掉的人文歷史
從科技來講
是一直持續有所進步突破的
但從人文歷史的方面來說
我們卻損失了太多太多
這樣到底是好還是壞
誰也都難以下定論
科技是會持續向前走的
然而逝去的人文歷史則永遠不會有溫度了
就像書中的"我"
念念不忘在1970年接觸到的"三把式太空船"一樣
(埋葬配電盤跟老鼠看燈塔,都有一些隱喻意義在吧)
村上春樹用彈珠玩具的迅速的淘汰
去暗示跟象徵這樣的概念
雖然"聽風的歌"跟"1973年的彈珠玩具"劇情上面 看似沒什麼連貫
但兩者間卻都有共通點
那就是原本有些片段式,沒有重心的劇情
在其實當中是有個完整的傳遞訊息在的
就像散落一地的拼圖一般
單獨看看不出意義
拼湊起來就可以看出端倪
("聽風的歌"的概念應該是時間跟人生的虛無感)


村上春樹寫這部作品的時間
是在1980年
26年後的現在
對照現在的狀況
少了淡淡的哀愁
多了更多的無奈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