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S:大亨
1994年的《野戀》是法國導演泰西內的自傳性電影。《野戀》榮獲凱薩獎最佳導演、最佳編劇以及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電影的直譯是《野蘆葦》,故事背景在60年代法國普羅旺斯的鄉間學校,法國正處於阿爾及利亞的獨立戰爭的時代氛圍中,三男一女四個年輕人他們卻在探索自己的人生中最原始的情感與欲望。


電影剛開始女主角瑪伊的母親受邀參加一場昔日學生的婚禮,曾是昔日學生的新郎是男主角之一賽吉從軍的哥哥皮耶,而皮耶的目的是希望靠著瑪伊母親的門路不用當兵,所以皮耶去挑逗瑪伊母親,瑪伊母親在剎那間是動心了。就像導演泰西內所說的:「我認為從情感來看,一個人從未真正長大過。我們在身體上、理智上、社會性甚至道德上,都有可能成長。但情感,則不然。認清這個事實,並沒什麼好值得大驚小怪或感動莫名。畢竟每個人各有其掌握情感的方式啊!」。因為是青春電影,電影中有出現同性之間的情愫、更有跨越政治立場的相戀,然而導演沒有讓電影變成「大魚大肉」的重口味,而是輕輕提起、輕輕放下,有種輕盈的舞動之美,儘管主角免不了嚐到青春地苦澀。泰西內在《野戀》同志情給予較多的關注與勾勒,賽吉心情不好,喜歡他的男孩法蘭斯瓦找了瑪伊去安慰他,賽吉覺得困惑,並不清楚法蘭斯瓦的意圖,法蘭斯瓦說:「因為我愛你,我希望她也愛你。」 這句脫口而出的話是多麼動人﹗但其實這種情操在現實生活不太可能出現,畢竟情場如戰場,現實生活中感情也如同考試、工作一般,往往淪為殘酷的競爭,但所謂的浪漫不正是一種「超現實」或是「真實的變造」嗎?有著青梅竹馬般單純感情的法蘭斯瓦與瑪伊的互動也值得玩味,瑪伊從平常的互動跟法蘭斯瓦有意無意的暗示與明示察覺出他的性向,但她還是喜歡他質樸的個性,就算已經被攤牌了還是沒有疙瘩地共舞、而在她失去自己心儀的對象亨利後,找上了法蘭斯瓦擁吻。看到這邊我才知道《野蘆葦》這個原名才真正符合這部電影,野蘆葦象徵著這四個年輕人在時代中的渺小與頑強,同時也暗示著電影中四個年輕人的情感認同與定位,有如蘆葦一樣是在隨風搖擺的,就像賽吉對法蘭斯瓦也不是完全沒有好感(一開始就是賽吉去攪動法蘭斯瓦心湖的),只不過最後賽吉不再是「蘆葦」,確立了自己的性向。


我喜歡電影結尾的處理中,觀眾聽到了口哨聲,畫面拉遠,女孩瑪伊走在中間,兩隻手各牽著一個男孩,他們不是不清楚這樣的三人行無法永遠維持,但他們還年輕,他們尚未累積太多的過去、更不會時時刻刻想著未來必然的困境,他們的眼前只有「現在」,於是在當下分享著體溫與用口哨聲取代言語交流彼此的頻率。我從來不覺得青春期等於快樂的等號,但我想青春期最美好的事情是那時候的快樂就是快樂,快樂是如此明快。當你不再是春風少年兄,你感受快樂時,快樂不再單純明快、而是伴隨著痛苦(當然我想也會有人說爽中帶痛才是真快樂)。痛苦的地方就在於你知道所有情懷皆是一時的、它終將死去,你甚至來不及悼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