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S:大亨
存在,有什麼意義?
我耗盡全力地生存,但過去與未來混淆不清,而現在失去控制…
─ Ian Curtis (1956-1980)


5/16在真善美看了"CONTROL"
看完電影的瞬間
或許我的臉色並沒有明顯的變化
但我的內心卻是激動不已的
不管是重現當時氣氛的黑白色調
Sam Riley飾演的Ian Curtis
憂鬱的蹙眉與發抖抽菸的姿態
Joy Division的音樂
與Ian Curtis下半身僵直上半身狂亂的奇異光景
都在我腦海中反覆浮現


在這之前
我聽過Joy Division的音樂
看過Joy Division的影像
但我承認
雖然震懾於他們音樂與表演中的那種神經質
與躁動的絕望感
但除此之外
我對Joy Division與Ian Curtis
可以說是一無所知的


"CONTROL"改編自Ian的遺孀黛比
在1995年所出版的回憶錄"遙遠的觸摸"
她與不久前才去世的東尼威爾森也擔任這部片的製片
編劇麥特格林霍
希望能夠全面性的得到有關Ian Curtis的所有資訊
除了依靠黛比的回憶
也訪問了Joy Division的成員
以及在這之前
從不曾接受任何訪問的Ian Curtis情人安妮可


貫穿全戲的靈魂人物
是Sam Riley飾演Ian Curtis
他與奧斯卡影后海倫米蘭,柯林弗斯,奧蘭多布魯等演員
皆為英國國家青年劇院的成員
他曾在”24小時狂歡派對”這部電影中
飾演The Fall主唱Mark E Smith
而在現實生活中也有玩樂團
團名叫做10,000 Things
山姆雷利打敗了裘德洛
才得到男主角的飾演機會
導演安東寇班說
第一次見到山姆
就讓他想起70年代:『那時很多玩音樂的小子,沒錢、吃不飽、也沒有華麗的衣服,山姆正有這些人的影子,他削瘦的身軀,瑟縮地在街角抽煙的模樣,瞬間勾起我對Joy Division的回憶。這是一種冥冥中注定的機緣,如果沒有山姆,【CONTROL】肯定不會像現在這麼好。』
1980年出生的他
不用演神韻就與Ian Curtis有些相像的Sam Riley
出生的年代正好是Ian Curtis過世的那一年
(儘管Ian Curtis死於1980年5月18日,而Sam Riley在
1980年1月8日就出生)


電影中
我們鮮活的看到了Ian Curtis的一生縮影
本來只是一個平凡,喜歡唸唸詩句的學生
一場Sex Pistols演唱會之後
改變了命運的流向
Tony Wilson創立了Factory Records
四個曼城青年組成了Joy Division
Joy Division團名中譯名為歡樂分隊
歡樂分隊是二次大戰德軍對妓院的稱呼
相當具有嘲諷性的團名
這樣的嘲諷
正如Ian Curtis的生活
導演用鏡頭跟在男主角的背後
時間是大白天
外套的背面寫著HATE
有如憤世青年的模樣
結果走著走著
走進了就業輔導中心
開始規規矩矩的上班
這樣生活是分裂式的
正也顯現於”搖滾是種精神”這句話的抽象籠統與天真
晚上在舞台上Ian Curtis是觀眾的偶像
許多人被他所煽動,陷入瘋狂
但就算如此
他依舊是要在社會這個體制中
做出退讓與妥協
必須找份可糊口的工作
哪怕是當個小職員
哪怕工作是自己所痛恨的
不管怎麼說
養活了自己
才能繼續玩著搖滾樂
沒錯吧?


片中會穿插Joy Division的表演
讓觀眾可以感受到
Joy Division陰冷潮濕的音樂
散發出獨特的低迴深沉魅力
與自溺,或者說更近乎於自殘邊緣的歌詞


全片的重心
圍繞在Ian Curtis
與妻子黛比,情人安妮可的關係之中
他擺盪在
自己對老婆與女兒的責任感
與對情人的暴風式的激情裡
Ian Curtis他自認太早結婚
開啟一個不幸的婚姻
但同時他也知道
老婆將青春與未來獻給自己
而且也有了女兒
(而他自己完全不知道如何與女兒相處,表達愛意)
他對情人的感情
正如被他人所剖析的
既是愛,也是恨
愛的是這份熱情
恨的是這段危及婚姻的相遇與關係
女性也許看的會很有怒氣
覺得Ian Curtis是一個花心的劈腿族
紅著眼,流著淚,聲音顫抖地說虧欠老婆
跟老婆保證會切斷與外遇的關係
卻繼續與情人連絡見面
但以一個男人的角度而言
我覺得老婆黛比確實是當中最痛苦的
(不得不說飾演黛比的珊曼莎摩頓演得真好)
這點無庸置疑
但我從中也看到了Ian Curtis的折磨
電影中
最讓我動容的一段
是Ian Curtis與老婆性交到一半
毫無預警
開始歇斯底里地激烈痛哭
穿插這樣的劇情
帶出了Ian Curtis的壓抑與複雜的想法
我認為是相當高段的手法
雖然Ian Curtis在結婚一段時間後
就漸漸對老婆冷淡
但我相信Ian Curtis還是對老婆有感情
只是同時他也被動物的本能所驅使
責任感與性慾誘惑不停拉扯著他
將他的精神與身體一分為二
他在滴血
他愛自己的家庭,他恨自己的家庭
他愛自己的性慾,他恨自己的性慾
在性交的過程
Ian Curtis
得到的不僅僅是快感
他也得到了絕望
或許天堂與地獄
就在同一個地方


最後Ian Curtis選擇在家中上吊
我認為不純粹只是因為感情部分而已
癲癇這病痛所帶來的精神壓力
與本身精神上的憂鬱傾向
都是他決定自殺的因素
光看他在女兒出生時
沒有任何興奮與狂喜
侷促不安地抱著頭
空洞的目光中透著驚恐
可以解讀出他對於生命的意義
其實是迷惑的
在自身生活中所經歷到的總總惶恐
讓他懷疑新生命的誕生
或許是又一個悲劇的誕生
而最煎熬的是這悲劇是自己所創造的
我不認為他是個殉道者
他的死並沒有要傳達什麼理念
他只是自溺
在漫無邊際的黑暗中
找不到光
所有的一切
都在向他需索
老婆與女兒,情人,經紀人,團員
甚至是病痛,自己的責任與情慾
而他的精神與肉體早已負荷不了
他選擇自毀的方式
來結束生命
儘管沒有人知道死是不是一種解脫
(死人除外)
但你可以從他的歌聲與歌詞中
感受到他的誠實
他的苦,他的痛,他的焦慮
正是我們的苦,我們的痛,我們的焦慮
他的自溺終於讓一切失控
在還不滿24歲前
生命就戛然而止
但也是他的自溺
讓人可以把自己的自溺給投射進去
藉此獲得一絲安慰
甚至可以說
死去的Ian Curtis
還是繼續被需索著
這恐怕是當初他所想像不到的
他的"自溺"
我想就是他吸引人心的地方
我最喜歡的作家村上春樹
在”紐約碳礦的悲劇”中寫過
”詩人在21歲時死去,革命家和搖滾樂手在24歲時死去。這個搖滾樂手就是說Ian Curtis”
這句話在我看來
是有暗示性的
27俱樂部的眾英雄們
在村上春樹的心目中
抵不過一個Ian Curtis
如果你看了這部電影
或許你也會開始同意起這句話


CONTROL
無疑是我近幾年中
最喜歡的一部電影
(更讓我驚艷的是這只不過是導演安東寇班電影處女作
也是山姆雷利第一部挑大樑擔任電影男主角的作品
他們以後有作品我會去支持)
電影結束了
但以另一種形式被我保存下來


P.S
CONTROL上映情報:5/02至5/23於真善美戲院,5/24至5/30於光點戲院上映


附錄:導演介紹(導演介紹為轉載)
安東寇班被譽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人物攝影師,也是愛爾蘭搖滾樂團U2的御用攝影師,創作領域橫跨平面攝影、唱片封面設計、音樂綠影帶等,搖滾樂手與好萊塢巨星如Bob Dylan、David Bowie、Bjork、Rolling Stones、Coldplay、Johnny Depp等,都在他鏡頭下展現出不同風貌。他為 Nirvana拍攝「Heart Shaped Box」MV曾榮獲MTV大獎,並從1980年起在歐美等數十個國家舉辦過攝影展,連U2主唱 Bono都說:「安東能給你一個你還在追尋,但還未擁有的特質…」。
安東在70年代受邀到英國為Joy Division拍攝照片,只跟Ian握了一次手,連句話都沒說就拍下了長長地鐵道內四人背影照,Joy Division非常滿意並提出了第二次的工作機會,請安東在Love Will Tear Us Apart的MV拍攝現場側拍,安東完全聽不懂Ian在唱什麼,聲音與肢體卻讓他深深受到震撼,安東當下決定要搬到英國,之後還受邀拍攝Joy Division單曲AtmosphereMV。與Joy Division相處的點點滴滴,讓安東在決定電影處女作拍攝Ian Curtis的故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