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S:大亨
因為之前看了丹麥鬼才導演拉斯馮提爾的"黑暗中漫舞"
覺得很喜歡(之前網誌有介紹)
之前去阿肯家用歌的時候
無意間看到他那有良心三部曲的第二部"白痴"
就跟他借來看了


這部片當然也是遵守著"Dogma 95"信條
(請參考之前的"黑暗中漫舞"網誌)
內容大意是說一群年輕人組成了白痴家族
專門扮白痴
而他們的據點
則是白痴家族頭頭親戚拍賣中的房子
白痴家族的成員形形色色
這當中有些人本來有正當職業
有些則是原本就遊手好閒
他們每天裝成白痴招搖撞騙
甚至比較誰裝白痴裝的最出色
每天藉由愚弄他人,激怒他人
得到快樂跟成就感
他們認為每個人心中都有個"白痴"
他們的最終目的
就是要藉著裝白痴
來挖掘出藏在內心角落的白痴


白痴家族的頭頭
在電影開始不久時說了一段話
其實就已經點出了本片要傳達的訊息
"社會越來越富有
可是人卻越來越不快樂
石器時代時白痴都得死
現在卻不必這樣
當一個白痴
是一種奢侈也是種進步
白痴是人類的未來
如果你能找到自己的白痴"
裝白痴是種逃避現實嗎?
我認為是吧
就像是woodstock演唱會
嬉皮年輕人在泥濘的泥巴纏繞著肉體
抽著大麻
看著搖滾樂團
高喊著"愛與和平"的道理是一樣的
那時的是戰爭造成了美國青年們的不安跟茫然
所以藥物跟性大解放
但是難道那些在泥濘上互相用身體獲得快感的人們
真心相信世界有愛
有和平嗎

他們不相信
起碼我不這麼認為他們是相信
他們只是藉由肉慾的快感逃避
他們只是藉由藥物的快感逃避
他們只是藉由騙人與自我欺騙逃避
電影當中
裝白痴也是同樣的道理
在偽裝白痴的行為的同時
可以擺脫跟逃避掉所謂的"自己"這個角色
獲得一個新生
而且這個新生
從某種角度而言
並不用真正的跟現實社會有所聯繫
(我不說正常人,就像村上春樹書上所說的"普通人或許有很多,但正常人一個也沒有)
藉由裝白痴
他們組成了一個新的世界
一個普通人不會來干擾到世外桃源,秘密基地
(或許應該說普通人表面上對白痴擺出和善的姿態,心底卻多少帶著抗拒,所以根本不會來有所接觸)
電影中最嘲弄的是
當鼓吹當個白痴的白痴家族的頭頭
遇到了隔壁棟真正的啟智收養所的弱智時
自己比所有人都更加排斥
安排這段的劇情很有巧思
我想是要讓觀眾知道
白痴家族頭頭所說的"每個人心裡都有個白痴"只是個謊話
(如果真是這樣想,就不應該排斥)
更間接證明了裝白痴主要還是為了能夠脫離現實


影片到了末段
白痴家族一步步走向了瓦解
當中有人被家人帶走
回到所謂的"現實社會"
不過最主要的原因
還是是當一場慶生的雜交派對完結後
拿著酒瓶玩著俄羅斯羅盤
轉到的人要在自己所重視的工作環境或家庭生活中裝白痴
這就像是考驗自己對白痴的信仰忠誠度
第一個被轉到的是已經娶妻生子的男人
他選擇了退出
而被轉到的第二個男人
職務是老年教學的導師
於是白痴家族所有成員到了他的工作場所
那男人卻完全沒辦法裝白痴
最後
待在組織裡最短
原本對裝白痴的行為不甚認同,裝白痴意義迷惑
平常都不裝白痴的女主角凱倫
為了自己不知不覺中已經愛上的"白痴"生活
決定回到自己家中"裝白痴"
來證明自己對"白痴"的自信
為了見證
讓一位家族成員隨行
最後家族成員發現
凱倫是因為自己的小孩死亡
受到太大的打擊
連自己小孩的告別式都沒參加
為了逃避殘酷的事實
暫時逃開自己的家
才陰錯陽差加入了白痴組織
劇末
凱倫吃著東西吃滿嘴
發出怪聲時被自己的丈夫打了一巴掌
家族成員對凱倫說
走吧
電影就結束了
這是導演給觀眾一個自由的想像...
他們究竟回歸普通生活
還是繼續當白痴?


整體而言
這部片沒有讓我失望
雖然劇情的起伏並不會很大
但是整部電影拍攝手法風格強烈
女主角自然的演技
創意的劇本
電影中對生命的一些探討意涵
非常有味道的一部片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個白痴嗎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每個人都像電影中的裝白痴的人一樣
在逃避著什麼
那什麼
就是死亡
不管有人擺出多勇敢的姿態
事實上
那都只是一種裝腔作勢
就像尼采曾經說過"人,有兩件事是最好.一 是不要出生在世上。 二 是盡快去死"
尼采最後是瘋了
但是即便他是瘋了
他還是不願意自己去死
人打從心底畏懼死亡
活著的人儘管都不曾體驗
卻彷彿都能感覺到死亡的冰冷
死亡後無止盡的沉淪
所以人寧可在這已經黑暗的徹底的世界苦撐著
在村上春樹的書中看過一句話
大意是說
"現在這地方人來人往很熱鬧,但一百年後這些人都會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仔細想想真有種超現實的味道"
裝白痴或許沒有意義
但是生命如流水般匆促
那是不是可以說
任何事情都沒有意義了呢?
生命基本上就是一種超現實
瀰漫著虛無感
卻矛盾地被活生生的嘔吐感所侵襲
所以根本沒有必要為"意義"去定位吧
如果裝白痴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快感
裝吧
活著
充其量也只能努力掙點自己想要的東西了
不需要管意不意義的
那是生存下去最後的興奮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