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S:大亨
The Cinematics由主唱兼吉他手的Scott Rinning、吉他手Ramsay Miller(新吉他手是Larry Reid) 、貝斯手Adam Goemans、鼓手Ross Bonney組成。成軍於2003年、在2007年發行首張專輯「A Strange Education」。在曼徹斯特的一場「In The City」表演,被紐約獨立廠牌TVT慧眼看中,以至於在美國市場也能有更多的發展機會。他們至今尚未爆紅,然而他們無疑是近幾年最讓我看好的一組樂團之一。音樂上他們受到The Cure、Echo&The Bunnymen等經典Post-Punk團的啟發,不少人更拿他們跟同是來自於格拉斯哥的Franz Ferdinand做比較,我想最大的原因就是在於歌曲中會出現使人想扭腰擺臀、舞動身體的Groove,但他們沒有同鄉Franz Ferdinand的俗艷感(也不像當紅的Post-Punk團Bloc Party那麼"電"味四溢)。當我最近聽完「A Strange Education」專輯,深感相見恨晚,其實比起Franz Ferdinand,The Cinematics更讓我驚艷。



打頭陣的「Race To The City」是一首層層疊疊的復古吉他編曲、Dance Groove,加上朗朗上口、極具記憶點的副歌旋律的好歌。第二首歌曲「Break」找來了加拿大Post-Punk樂團We Are Scientists貝斯手Chris Cain跨刀助陣,從旋律節奏中所滲透而出地強烈酷勁已讓我折服於他們的魅力之下。而與專輯同名的歌曲「A Strange Education」旋律優美,一點也不「怪誕」,Scott Rinning燦亮嗓音在這首歌曲中發揮得無懈可擊,The Cinematics還有一大優點在於他們合音編曲我覺得也十分出色用心,一般來說你聽一張專輯,會注意到合音,那代表「合音」角色已經扮演成功,但在他們的歌曲中合音絕對不只是功能性的而已,還會大大替歌曲加分。第四首歌曲「Human」是我在整張專輯中最喜愛的歌曲,層次感就像一波波的音浪來襲「音浪太強,不晃會被撞到地上」、低迴而黯然地情感透過歌曲讓聽者為之神傷,而所有累積的情緒在歌曲尾聲嘶吼中給爆發開來,那股張力、感染力足以撼動所有聽者、彷彿穿透到靈魂深處般銷魂蝕骨。第五首「Chase」則帶有濃濃New Wave色彩,Record Collector’s雜誌曾選為當月最佳單曲(另收錄在《玩命快遞2》原聲帶) 。第六首「Rise & Fall」同樣是首編曲精緻的耐聽之作,Scott Rinning在這首歌的聲音展現多種表情。第七首翻唱Beck專輯略帶憂鬱小品「Sea Change」,重新詮釋後變成了優雅風情。第八首「Keep Forgetting」的New Wave風貌則是讓人耳朵為之一亮。第九首「Ready Now」無疑是整張專輯最歡樂的曲子,聽著聽著就聯想到了海、沙灘、啤酒、當然還有比基尼辣妹!講的我好像陽光男孩,其實根本不是。因為夏天我不愛人擠人地黏膩感,喜歡看人潮不要過於擁擠地表演、在家喝喝冰涼飲料配上一本好看的小說,這才是我心目中的完美夏天。第十首「Maybe Someday」合音依舊編得漂亮,歌曲末段重複著副歌歌詞「You go your way,I go my way」,像是勾人的連續技,忍不住跟著一起吶喊。第十一首「Alright」最有亮點之處在於Scott Rinning渦輪般流暢地真假音轉換。迷幻的閉幕曲「Asleep At The Wheel」,Scott Rinning的嗓音神韻被NME週報比喻成Brett Anderson(Suede)與Robert Smith(The Cure)的綜合體。雖然你可以在他們的歌曲中找出許多搖滾樂前輩的影子,但畢竟這是一個很難有真正的「原創」的時代(招都被厲害的前輩用完了嘛…),已經有好幾年沒有聽到一張首首動聽的專輯了(讓我想到了ACIDMAN的前四張專輯),而「A Strange Education」就是這麼一張專輯。以The Cinematics的成熟度與創造力,相信他們是不只是今日的潛力樂團、成為明日的搖滾之星也指日可待。

The Cinematics/Race to the City(Live)


The Cinematics/Break(MV)


The Cinematics/Break(acoustic版本)


The Cinematics/A Strange Education(歌曲試聽)


The Cinematics/Human(Live)


The Cinematics/Keep Forgetting(MV)


The Cinematics/Grace(Live)(翻唱Jeff Buckley的名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