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狂美術館 The Square %2F 魯本奧斯倫 Ruben Östlund 表象的體面/WORS:無字歪

抓狂美術館》(The Square,2017)是坎城影城第70屆金棕櫚獎得主,是一部狠狠挖苦布爾喬亞的電影,當然或多或少也是編導的自省和自我警惕。


從一開場,美術館長掉了手機、錢包,定位到失物在某大樓,居然可以接受用挨家挨戶投遞恐嚇意味的信,藉此來討回失物,除了感覺他堂堂外表下的稚氣,更顯而易見他是多麼以自我為中心,只求達到自己的目的、不在意是否造成他人家庭的混亂,不難看出同理心的匱乏。

 

劇本刻意用黑色幽默營造出哭笑不得的效果,館長在和女記者發生親密關係後的多所堤防、被點破依然抵死不認(只因他自覺是半個公眾人物)的搶套大作戰和言語攻防,絕對是我看過最尷尬和荒誕的戲之一。他因為自覺是屬於菁英階級,才會如此對女記者小心翼翼。

 

即使回歸他的美術專業,也很難對這角色有所謂的情感認同,當作品陳列的一部分被當成垃圾來清掃,他異想天開說邊看照片邊還原。

 

當需要求助時,熙來攘往的路人們冷漠以待,找上在定點行乞的人幫忙(至少不會匆忙的走開);而因亂投信,被像是馬丁•史柯西斯電影黑道大哥聲音口氣的小孩子鍥而不捨地討公道,刻板印象和標籤的反轉,給觀眾帶來格格不入的感受,進一步對照展覽的標語—「廣場是信任與關懷的殿堂,在裡頭,我們有同樣的義務與權力 。」,何其諷刺?
 

arrow
arrow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