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媽咪Mommy/札維耶多藍‬Xavier Dolan   被禁錮的愛/WORDS:無字歪

 《親愛媽咪》(Mommy,2014)是札維耶多藍(Xavier Dolan)的第五部作品,與高達的《告別語言》並列第67屆坎城影展評審團獎。從2009在金馬影展看到他一鳴驚人的《聽媽媽的話》、《幻想戀愛》、《雙面勞倫斯》、《湯姆在農莊》,平均一年一部的產量可謂多產,但最教人驚詫的是,沒有一部是不痛不癢的雞肋之作,多藍用他一以貫之的豐沛飽滿情感、絢爛的影像設計、如同他印記,引領觀眾走過角色私密的心靈軌跡。

 

mommy2  


本片除了導演招牌的走路+背影+慢動作的鏡頭設計外,音樂選曲教人難忘,不論是加拿大國寶Céline Dion的法語歌曲、Oasis的〈Wonderwall〉、波伽利的〈為她而活〉、尤其是片尾曲Lana Del Rey的〈Born To Die〉,正呼應了片中母親的小名Die。 Xavier Dolan喜歡找自己合作過的演員再合作,也慢慢培養了自己的班底。《親愛媽咪》的飾演母親的Anne Dorval便是《聽媽媽的話》的母親,飾演鄰居凱拉的是在《雙面勞倫斯》演出精湛的法國凱薩獎影后Suzanne Clément,至於Antoine-Olivier Pilon在本片的演出則是鋒芒四射,絲絲入扣地詮釋張狂失控又敏感脆弱的男主角。


《親愛媽咪》採用的是1:1的方形格,它的奇妙效果就如同導演所言:「方格完美而純粹地捕捉下人物的臉龐,是肖像鏡頭最好的比例。人物在這樣的方格中無法偽裝、沒有干擾。觀眾看到的就是劇中人物,就是我們觀影時注意的重點。我們不會錯過他們的一舉一動。」,事實上,還有一個附加價值或許是連導演都沒注意到的—即使是電影院的前幾排,觀影過程都不用頭從左至右轉來轉去、看得吃力。(觀賞特映當天我是坐在第四排)。當電影中方格轉為普遍的橫向播映比例1.85:1,在片中也象徵著主角的心被打開。

650_1000_mommy3  

看本片在剛開始的前二十分鐘,自然很難不聯想到同樣是與母親和兒子衝突對立的《聽媽媽的話》,但越看下去便知道兩部片在立基點就有根本上的差異,《聽媽媽的話》母子的關係可預期有和解的曙光,但《親愛媽咪》的史蒂夫則有過動症、人際障礙、暴力傾向,連放火燒屋的事都幹得出來,不能用叛逆二字就概括,而是嚴重的生病,症狀還是複合性的。母親黛和鄰居(後天口吃的停職老師)用無私的愛灌溉,即使史蒂夫內心很有感、在言行舉止還是如脫韁野馬,電影用破題法迅速揭示了本片的主題:「愛一個人不代表能拯救他。愛沒有效力。」。


《親愛媽咪》的黛安,毋寧是一個打破樣版的單親母親,可接受鄰居的調情,態度是不拒絕卻也不迎合;當她潸然淚下時,拿出的是滿版鮮紅唇印圖案的面紙拭淚。本質上她內心住著一個少女,生命的經歷讓她必須比別的母親更加有堅強與耐心,這也是為什麼她跟史蒂夫,彼此都可以感受到對方的「魅力」,史蒂夫對母親的依賴、傷害、保護,不僅僅是戀母情結,縱使片中兩人有嘴對嘴親吻、肢體接觸,但這既非亂倫、亦不是阿X師所說的國際禮儀,多藍定義了一種情感上的新關係,黛安與史蒂夫的基因不是血緣上的、而是靈魂上有共同的DNA,他們理解對方、自然也知道如何才能傷害對方。無庸置疑,愛是偉大的,但有時候現實就像是電影的1:1的方形格,禁錮、束縛了愛,愛也有界線、有跨越不了現實的領地—就像黛安在汽車裡在腦海中所描繪出不存在的未來一般,美好而又虛妄。完美無瑕的愛,就讓我們夢中見吧。

《親愛媽咪》:★★★★☆

 

film-premiere-mommy-20140908  

arrow
arrow

    文藝復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